新浪财经

银行全球化熊掌还是砒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2:05 新京报

  ■ 头条评论

  银行全球化的扩张是一个分散风险和集聚风险的双向过程,面临国际金融风险直接转化为内部经营管理风险的考验。同时,中资银行大举扩张之后以什么措施确定海外资产盈利模式,前景仍不清晰。

  本月,中资银行再次闪耀全球。7日,在完成“亚洲最大的商业银行和非洲最大商业银行间的战略握手”后,工商银行莫斯科子行正式开业。8日,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获批;17日,中国银行等三大中资银行拟收购渣打银行17%的消息再次炒得沸沸扬扬;刚刚传来消息,中国银行的伦敦子行开业(相关报道见本报B04版)。

  市场扩张未必分散风险

  三大行分别在两地上市后,中资银行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上进展得风生水起。更有不少企业家和学者撰文指出,中资银行进军海外市场正逢其时,全球化投资是中资银行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提高海外机构的资产和盈利比例是当务之急。然而,还在美国华尔街上空盘旋不去的次级债风波使这一论调略欠说服力。

  目前,中资银行通过全球化所要规避的风险主要是中国本土的市场风险。将一些鸡蛋放在其他的国家是没错,但是问题在于下蛋的母鸡还在国内,仍是面临风险的最大主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作为全球化业务成功典范之一的花旗银行,由于债券评级下调导致三季度利润缩减57%,并预计第四财政季度净利润减少50亿至70亿美元,从而处境被动,面临评级进一步下调的风险。可见全球范围的市场扩张并不是化解和分散主体市场巨大风险的救命稻草。

  其次,全球化的扩张是一个分散风险和集聚风险的双向过程。即跨国经营将原本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传导的国际金融风险直接转化为内部经营管理风险。当这种内化遇上刚完成市场化改造的中资银行,首先接招的便是我国银行一向脆弱的经营管理能力。这让人不禁怀疑,全球性的急剧扩张之于中国银行业到底是熊掌还是砒霜。

  盈利模式面临考验

  既然风险分散的效应不那么显著,我们就必须考量中资银行海外进军的盈利动机。海外机构资产的增加通过简单的资本置换就可以达到,而海外资产盈利比例的提高则不是四则运算可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的平均净利息收入高达经营收入的70%以上(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类似),而欧美商业银行只有35%左右。问题便摆在了眼前:中国银行业在海外投资是国内经营模式的简单复制,还是植根海外实际的经营创新?此举创新和服务定位又如何在技术发达、网点众多的海外银行中抢夺一席之地?

  事实上,在我国银行业不断叩响世界大门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伺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上猛踹一脚。当国人正把招行纽约分行设立获批视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里程碑之一时,西方评论家却将此看成是一种政治算计的背书,认为这一举动是美国官方要求中国放宽对外资企业从事

证券交易的限制,提高外资在中资银行的持股上限的谈判筹码之一。

  因此,一个正确的全球化市场战略、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时候便显得无比重要。毕竟,理论上,中资银行将网点开满全球或者买下花旗和汇丰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卢文浩 袁皓(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访问学者)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