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稻葵建言加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9:21 中国经济时报

  见习记者 代星

  10月份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增幅为6.5%,再次平了8月份创下的10年历史新高,而且从月环比看,也比上月上涨0.3%。自2005年以来较为稳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又开始显山露水,10月份 PPI同比上涨3.2%,增幅为10个月新高。

  海关总署的消息称,10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攀至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所有这一切,使大家的目光又转移到央行。央行进一步加息,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如下几个问题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息该怎么加

  “在目前这种状况之下,央行应该加息。”

清华大学世界与
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至于如何加,相对来讲,我觉得应该多加点存款利息,少加点贷款利息。”李稻葵分析,最近CPI的高涨,跟目前的经济过热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其实是由于成本推动的,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食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猪肉价格的上涨;二是原材料和用工成本的上升。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也比较同意上述看法,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应该适度的加息,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才3.87%,远低于6.5%的CPI,老百姓面对的是负利率。当然,也不能把存款利率提高到CPI的水平,这样会给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央行应该考虑把利率进行适度的调整,可以使存款利率的增加幅度略高于0.27%,贷款利率的增加幅度略低于0.27%,多加些存款利率,少加些贷款利率。采取多次、小幅的方式来加息比较好。”汤敏分析,CPI的高涨,根本的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国近来的高通货膨胀有了两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会有一个过程。因为,食品价格上涨的局面不会短时间就能扭转,这需要一个周期,例如,增加猪肉的供应,最起码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做到;第二,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会降下去。当食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改善的时候,食品的价格应该会有所回落,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基于这两方面的特点,加息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对高CPI的回落,会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如何稳定通胀预期

  “其实现在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市场上所说的那样严重,最危险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是可以忽悠出来的。当大家都对通货膨胀有个很高的预期的时候就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加强老百姓的购买欲望。为了避免物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必然会导致抢购,这样就会令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二是会引起生产者提价。如果生产者预计将来生产成本会提高,必然会采取提价的方法来增加利润。这两种结果的发生,必然又会推高CPI指数。”汤敏直言。

  汤敏认为,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降低CPI:首先,加强舆论引导,对目前的通货膨胀要有个客观、正面的宣传;其次,今年以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其实远高于CPI的涨幅,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因为CPI的上涨而降低生活质量,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上的低保户和部分退休人员等真正受到通货膨胀影响的群体给予补贴;再次,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食品的进口和刺激生产,来缓解目前供求紧张的局面;此外,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全年M2增长约18%,可以考虑施行更紧的货币政策。

  “政府可以从制度方面来调节现在的财政政策,例如企业增值税转型试点已经开始在辽宁和东北的其他地区进行推广。此外,政府应该对目前的

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通盘考虑,目前的税制和税率主要针对中产阶级,这也不符合国家增加中产阶级比重的精神。”李稻葵分析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