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义兴:对“走出去”风险应有及时评估与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07:39 新浪财经

  也许是巧合,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中国金融机构却在高调出击:一方面,银行、基金等机构的QDII产品发行高潮迭起;另一方面,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中信证券与美国贝尔斯登换股等跨国并购持续升温。那么,中国金融机构选择在此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前方等待的是机遇还是陷阱?日前参加“中国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的部分企业家,就此发表了自已的看法(《中国证券报》11月19日)。

  的确,在当前美国次贷风波还未见平息,甚至还在有所扩大的市场情势下,可以说这对中国金融机购走出去所可能有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正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面对如此国际金融市场现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日后所可能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评估与准备,对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来说,就显得相当必要与迫切。

  首先,就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与形成而言,也正如市场所了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

美联储出于对国内通胀形势的担心而不断加息后而出现的,期间虽然也有市场人士将次贷风波部分责任,归之于一些相关的信用评估机构没能对风险作出应有的预警。不过,如果在肯定市场体制性缺陷为次贷形成主因的市场环境中,如此地对相关评估机构予以责备,显然也有点过分。所以相形之下,在次贷危机已经出现并在蔓延前提下,如何对国际市场已有的危机后果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日后还可能有的风险及其影响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应当说,在某种意义就决定了中国金融机构是否能在走出去过程中回避风险、及其是否能在最大程度回避市场风险的必备前提,并且,也可以说这也会在某种程度左右着走出去的前景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的结果。就此可见,对次贷风险的及时分析与评估,其紧迫性已是刻不容缓。

  还有以现实性的观点看,由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所决定,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并非是遥不可及,而是已经对我国有关金融机构产生了现实的负面影响。想这一点,可以从购买美国次贷债券的国内有关银行的已公开的相关损失、及中投公司的账面浮亏中已能有所体会,而且年底临近,类似损失或许会随有关财务报表公布,具体损失还可能会有所扩大及明朗。因此,就是以现实的眼光,为避免已有损失的扩大角度,同样也十分有必要对相关损失的形成成因进行系列的分析与评估,以为日后更多金融机购走出去提供尽可能多的预期应对与准备。而这,同样也都离不开对现有现有市场事实与日后趋势的分析及评估。

  所以就此可见,无论以尽可能减少走出去的波折角度,还是以走出去的市场“时间窗口”选择看,似乎都可以说,及时地对美国次贷危机现有影响与日后趋势展开分析及评估,不仅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