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营经济 南北合作的三大战略诉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6:22 浙江市场导报
11月17日,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将在杭州召开,峰会首次倡导中国民营经济南北合作。此前,本届峰会已在河北石家庄举行了“北方(石家庄)高峰论坛”,全面拉开了中国民营企业大规模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序幕。 本届峰会由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政协等联合主办,因此“中国民企南北合作”被视为政府主导下的战略举措,其凸现的三大战略诉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企、民企、跨国公司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三支力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企虽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的财富逐渐递增,并超越了国企,但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既无法像国企一样拥有特殊的资源,也没有受到像跨国公司一样享有资源、税收等优惠的礼遇,更被笼罩在原罪质问之下艰难突破。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力量的秩序得到修正,民企进一步得到尊重,已成为创业为民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不久前,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发出通知,要求将外资企业纳入征税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类似内外有别的政策将逐步被取消。世贸组织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成员国的基本准则,看关键是否为“国民待遇”,即努力剔除不公平因素,把所有公司、国家和地区最大程度地放在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下同台竞技。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浙江民企图谋资本扩张的步伐加快,以应对世界发展潮流。浙企也开始改变对中国其他落后区域的支援方式,他们将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适应性极强的灵活制度注入当地企业,激活了诸多偏远地区的经济。截至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外省发展的浙江人达400万之多,其创业的营业收入已超过1万亿元,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但浙企仍然受制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歧视性政策,如对外资开出的优惠条件更多,一定程度抑制了浙江民企的投资热情。 南北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互补利用以及信息渠道的共享,也有助于当地政府对国内民企投资进行价值重估,利其大胆甩开“以引外资的多寡与政绩挂钩”的包袱。 其次,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有力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基于浙江民企的发展而直接或间接形成并推动的,其长处,其短腿,作为拼博于第一线的浙江民企最有发言权。 浙江是个资源小省,其瓶颈效应近年来不断显现。浙江经济之所以表现出持续的活力,其重要特征在于,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修复功能非常强大。通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理解了“走出去发展”的实质,即走出去发展是浙商实现价值的一个形式,他们的“走出去”,给浙江腾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回乡投资高新技术,又正好填补了浙江的这个空间。当前,浙江大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活动”,继续推动浙江经济发展。 北方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有明显的早年浙式发展的痕迹,诸如仍然延续粗放式的已被摒弃的经济发展方式等。去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了203席,总量居全国第一。这些浙江民企在突破成长的烦恼方面所作的种种尝试,在全国都有普遍的意义,其经验可以有效弥补各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资源利用、社会发展朝着更加科学持续的方向前进。因此,实现中国民营经济南北合作,是中国资本转型时期诉求的集中体现,并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引擎新的驱动力量。 再者,有利于建立政商界认可的普世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使国内的企业重新审视资本的价值。中国企业界亟需建立一种更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政商界共同认可的普世价值体系。由于共通价值体系缺失,即使是一些国外受到尊敬的在华外国企业,其资本逐利本性开始显现,导致诸如中方合作品牌消失、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时有出现,损害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的投资合作,只有建立在共通的价值体系下,其价值才会久远。 今年上半年,在浙商大会上,浙江企业界的精英们置身新的历史方位下作了思索,努力达成了一个普世商业价值观:改革创新,做强做大;关爱员工,诚信守法;环境友好,节约资源;扶贫济困,热心慈善;修身立业,传承文明。 浙江民企这一率先以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双重构架为引领,做经济建设和社会责任的生力军,是他们新一轮发展的价值取向,其“企业公民”身份的重构,将有力地引导中国民营企业的整体形象塑造,实现中国企业和谐生存、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现最大程度的全国经济同步发展,区域共同富裕。 中国民营经济南北合作将极大地缩短建立政商界认可的普世价值体系的时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