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石油企业利润与公共利益该如何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6:09 中国新闻网

  既然政府运用权力保护企业的垄断地位,当然也要运用权力使其服务于公共利益。但是,目前确实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控制这些企业,使其在公共利益与商业利润之间保持最起码的平衡

  就在不少地方闹“柴油荒”的时候,中石油风光登陆A股市场,融资668亿元,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

  市场为什么疯狂追捧中石油?第一是因为流动性充裕;第二是因为中国股市本身的垄断性导致对所有公司的股价估值过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人们预期中石油将能给自己带来巨大投资回报。

  

股票价格乃是人们对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贴现估值,投资者之所以追捧中石油,从而将中石油交易价格推高到如此离谱的高位,就是因为人们预期中石油肯定会赚大钱——中石油这几年来本来就一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为什么中石油值得信赖?相信很少有投资者相信中石油的经营管理效率已经好得足以支持50多元的股价——中石油赚钱的前景部分地靠机运,国际油价可能会上涨、至少会维持在高位,但更多地还是靠其特殊地位。

  在油价走高并维持在高位的时候,产油国政府一般都会大赚其钱,比如俄罗斯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好。但在中国,最初的石油储备资源是由国有石油公司无偿获取的,石油涨价的收益当然也就由开采石油的公司、比如中石油独享。当然,政府从去年开始征取特别收益金,但其数额还没有真正跟上。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相信,中石油等企业上市之后,政府可能会更加有力地保护其垄断地位。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上市之后的过去几年中,政府相关部门就采取了种种产业政策,限制、清理民营资本,从石油开采、进口、冶炼到成品油批发、零售等全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再国有化”趋势,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地位比以前更为稳固了。

  中石油在国内市场上市,必将让这两家垄断企业的“金饭碗”更有保障。上证综指则是以发行量(总股本)计算,由于中石油发行量巨大,专家预计,它在月中进入上证综指后,将在其中占到25.15%的权重。在加入中石油之后,能源行业在上证综指中的比重将达到惊人的37.98%,也就是说中石油一家公司的波动,直接影响大盘的涨跌。

  这也意味着,中石油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中国股市、

中国经济。国内股票市场的繁荣景象是否能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石油。

  另一方面,石油行业管理机构出台任何影响中石油市场表现的制度变革措施的难度也将相应加大。比如,在这个领域开放市场,打破一些企业的垄断地位。

  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价格管理部门在向下调整成品油批发价格的时候,也将增加又一层顾虑,也就是说,未来

成品油价格很可能将更明显地呈现出单行道趋势。从中石油的角度看,它也有了游说各相关政府部门维持自己垄断地位、享受这种政策好处的又一个有力借口。 当然,垄断也并非一概有罪。政府告诉民众,之所以要用法律保持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用产业政策驱逐这个行业的民营资本,是因为石油行业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必须保持石油供应稳定。假如石油垄断巨头们真能做到这一点,则公众或许确实可以忍受垄断的种种弊端。

  但是,石油垄断巨头们在海内外上市、进行商业化经营之后,就必须对投资者负责、对市场负责,以追逐利润为其主要目标。而既然它们享有垄断地位,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利用特权地位来增加利润。过去几年中,人们已经见识了垄断企业是如何娴熟地使用这一策略。 此外,由于市场基本由少数垄断企业控制,而且他们都是国有企业,其高级管理层有密切关系,达成合谋的成本较低,因而,几次局部性油荒的出现难免不令外界怀疑。而每次油荒之后,也确实都伴随着管理部门的向上调价的措施。

  这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逻辑缺陷。石油巨头们一方面享有法律和政策维持的特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又不能不以谋取利润最大化为其主要经营目标,很自然地忽略其享受垄断地位的前提性承诺——公共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这些企业真正服务公共利益,政府就是关键。

  既然政府运用权力保护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当然也要运用权力使其服务于公共利益。但是,目前确实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控制这些企业,使其在公共利益与商业利润之间保持最起码的平衡。相反,随着企业商业化色彩加重,政府的控制力有可能会越来越软弱。

  这是危险的。如何扭转这种局面,需要人们深思。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