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寅泉:带薪年假恐是水中月镜中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7:42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这几天受到社会热议的是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从这个征求意见稿的发起单位国务院法制办的机构性质看,中国公民的休假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改,已经成了必然。

  问题是怎样改。还有就是由谁来主导改。紧跟着国务院法制办的征求意见稿,日前又见诸报端的是国家旅游局的官员出来说话,讲了一番带薪年假和黄金周的关系的话,随后又有一个什么民俗方面的“官员”透露,说“明年五一黄金周取消很可能成为现实”。

  带薪年假,既然现在是征求意见,就允许公民赞成,也允许公民不赞成,还允许公民提出更好的建议。所以笔者认为,此次关于带薪年假的事,国务院法制办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问计于社会,问计于公民,是一个高明之举,无论带薪年假制度能否最终实施,起码这样的征求意见形式,就是把公民摆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笔者对此事发表评论,主要想说清楚两个方面的事。一是中国休假制度的设立与改革,不要总是跟旅游纠缠到一起。二是休假制度改革,不要受黄金周出了一些拥挤的影响就轻易变化。不把这两个方面的事掰扯清楚,中国的休假制度改革就可能改歪,把原本不错的事办错,把休假的内涵和外延弄得乱七八糟。

  休假可以旅游,但休假不等于旅游。由此延伸开去,就是中国的休假制度改革,不应该只由旅游局的人说了算。这几年我们看到的报道都是什么黄金周拥挤了,旅游局的官员说要取消黄金周了等等。好像旅游局的人就能决定公民的闲暇时间,旅游局说黄金周拥挤,我们就要改革休假制度,哪能有这样的道理?国家设立法定假日制度,是给予公民以适度的闲暇时间,调养精神,恢复体力,充实内心。休假等于休闲,但休闲并不完全等于旅游。休闲可以读书、可以访友,可以处理个人事务,以目前的3个黄金周及其他法定假日看,和世界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休假制度是有改革的必要,但前提必须是增加,而不是减少,更不是取消。因此,旅游局的人可以对3个黄金周旅游给予更好的引导,而不能总是忽悠着要求取消黄金周。

  关于带薪年假,笔者对此不抱希望。以中国目前的法制环境,以中国目前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以中国目前的职场竞争,设置职工带薪年假制度,可能只会是体现了政府的一种美好愿望,可能只会是一纸空文,可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好看,但没用。

  笔者由衷地建议,改革中国的休假制度,要从实际出发,要结合改革开放的现实,要体现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想,要充分听取社会各阶层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做拍脑袋的决策,不要做太超前的决策,不要只让那些“肉食者”、只让那些热衷于减少公民闲暇时间的所谓专家学者官员来决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