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输入性通胀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8:04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NBD评论员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虽然并不出人意料,但CPI反弹至8月份6.5%的水平仍然引起哗然。通胀风险日趋加大的事实已使市场分成了加息派与升值派。

  加息派认为通胀因货币流动性过剩造成,因此必须大幅加息恢复正利率,才能抑制通胀势头;升值派则认为加息将扩大中美利差,导致热钱涌入,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因此正本清源、人民币升值才是正途。

  这两派观点鲜明地体现在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与中国银行的报告上。梁红认为,通胀原因在于货币流动性过剩,她虽承认提高利率是压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政策选择,但认为在美国减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当局加息的空间已很小,否则将加剧热钱的流入。9月央行和商业银行共计流入资金720亿美元,正是美联储降息后涌入的热钱。而在信贷市场化的条件下,压制信贷越来越困难。要解决紧缩空间变窄的方法就是人民币快速升值。

  而中行的报告则鲜明地反对以人民币升值的方式解决通胀。报告认为,加速人民币升值对于目前以食品价格上升为主要特点的通胀抑制作用有限,人民币升值将使国内货币供应量继续快速增加,国内资产价格继续泡沫化。有意思的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两者殊途同归,中行报告同样认为,有计划地提高我国劳动力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提振国内消费需求,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加息与升值之辩实际上反映了对于经济形势与货币手段的不同判断。央行已实行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从9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至13.5%、到20年来的历史高位,以及5次加息,还有发行特别国债、央票等。但这些办法换来的是资产价格的继续高涨,通胀持续高位运行。也许加息派可以说是因为加息幅度不够,因此不见成效,但加息无法应对国际资金追逐人民币的问题,而加息抑制资产泡沫也没有确凿的数据可供支撑,到目前为止加息起的是反面效果。事实上,无论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还是发行央票,都是流动性已经过剩之后的应对之策,是果而不是因,在流动性业已过剩的情况下,预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要回答加息还是升值的问题,首先应该回答,我国目前的通胀主要来源是什么?输入性通胀的因素不容忽略。

  从国家统计局的回答中谁都知道CPI高企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但我们有必要关注几组相关的新闻,一是投资大鳄罗杰斯建议抛光所有的美元资产买入人民币、瑞士法郎、日元和真正的硬通货——大宗商品。他认为农产品最有上涨潜力。咨询机构科尔尼预测,中国食品支出将每年递增17%,发展中国家有望推动食品走出新的牛市。罗杰斯最看好的农产品包括糖和棉花,称它们的库存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同时反复强调买30亿亚洲人所需要的大米不会错。罗杰斯仍然看好石油,认为油价有机会升到150-200美元一桶。国际投资者已经在中国最需要的资源上布局,准备以高价卖给中国人。二是此次公布的PPI居高不下,说明工业产品价格有上升压力,成本传导机制将使抑制CPI最重要的工业品价格有破位之势。三是继美国之后,欧盟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施压人民币升值。欧洲央行、欧元区财长近日频频敦促中国协助欧洲缓解升值压力。在一个互相对等开放的市场上,自我保护同时意味着失去国际市场。

  凡是对方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这样的思维应该破除。目前我国在国内抑制通胀时,也会从国际市场输入通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人民币升值,但有前提条件:第一,不是毫无目标的大幅升值,而是在锚定必备的

外汇储备等目标之后进行一次性升值,而后维持不变,给予市场明确的预期;第二,继续实行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尤其对于短期资本流入必须严加防范。这是
人民币汇率
升值的温和疗法,也许可以破解加息与升值的僵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