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冯小刚 低成本的战争体验(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1:18 财时网

  [接上页]

  冯小刚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不用明星。如果找明星来拍电影的预算很可能就会超过1500万美元了。华谊方面不愿意投入这么多,他们认为有冯小刚就足够了。冯小刚本人也很自信,“中国的明星中没有绝对有号召力的。我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的任何一位明星来和我比票房号召力,都不会有超过我的。”于是,华谊大胆起用新人,使得《集结号》的演员总片酬不到100万元人民币。

  不完整的生产链

  即便是省掉找明星的投资,影片的制作本身也是很烧钱的事情。冯小刚所追求的效果,在好莱坞的制作团队看来,最少要有8000万到1亿美元才做得成。

  在拍《集结号》之前,冯小刚曾想过一些中国本土的制作公司。最后他发现,内地并没有制作方面的私人公司,而一些国营制作公司在技术上还存有空白,冯小刚最终选择了姜帝圭引荐的20多人的韩国制作团队,因为在想要掌控成本又不能忽略影片质量的冯小刚看来,韩国本土制作团队具有了好莱坞的水准,而在制作成本方面比好莱坞团队要小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团队过往的作品能让人足够放心,《太极旗飘扬》已经在声音、爆破效果方面交出了不错的答卷。除此之外,《集结号》还找来了曾制作《特洛伊》和《哈利·波特》的公司来负责制作电脑特技的部分,在制作上力求做到足金足两。

  事实上,来自韩国的25人制作团队给《集结号》带来了媲美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也带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在拍摄初期,剧组搭了一个300米长的街道,等到韩国爆破团队来了以后,冯小刚得到的消息是,韩国方面认为搭景的材料不行,无法在做出逼真效果的同时保证绝对的安全。最后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韩国制作团飞回韩国,找了好几吨专门用来做暖壶木塞的木头,重新搭景。

  以往的国内战争片,爆破用的是TNT炸药,为了保证安全,人必须离炸点远。这样一来,电影里常常出现的镜头是,这边爆炸,人在远处飞起来。这使得电影的真实性和质感大打折扣。而韩国这个制作团队的要求是人要踩在炸点上炸,所以他们使用的是特殊的配料,而且他们有很大的气压埋在底下,在上面放的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很猛烈,但最后的程度其实是像拿了一把沙子扔在人的脸上。

  感叹于中国电影产业上游生产制作部门的虚弱,在北京电影学院与学生座谈时,冯小刚不忘借机传经布道,他认为中国电影最薄弱的环节是在专业项目缺乏人才,而出现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心的浮躁,学表演的人想将来当导演,做特效的也想做导演,所有的人都要当导演。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不少剧组花钱从国外买技术。在座谈会尾声,冯小刚不忘苦口婆心地劝在座的同学中在各自的行业潜心研究,以他的经验看来,本土专业的制作团队不仅能完善整个电影产业链,而且“钱”途不可限量。到时候中国的电影制作团队也无需大老远跑到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请别人帮忙。

  事实上,作为电影技术输出国的韩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摸索出一条路,一些从外国学习回来的年轻电影人不断在尝试和摸索,在拍摄这些不同类型电影的同时,这些韩国技术人员的水准也在逐步完善。

  类型突破

  在商业片市场上,好莱坞的一系列战争片已经树立了这个类型品质标准。庞大的投资帮助《拯救大兵瑞恩》在拍出战争场面真实感方面迈进了一步。

  好莱坞已经走得很远。冯小刚认为,就战争的质感而言,《拯救大兵瑞恩》是一个分水岭,而它之前的战争电影在声音和很多方面都还不够劲(《兵临城下》是个例外)。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细细的红线》、《风语者》等一批电影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个新类型面前,他觉得,中国的战争片,无论是从影片质感还是讲故事的方式都需要有突破。对很多人来说,冯小刚拍《集结号》也是一种突破,从现代贺岁剧到古装电影《夜宴》再到战争片《集结号》,冯小刚试图展现自己驾驭不同类型电影的才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