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论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3:17 《数字商业时代》

  央行没有必要把资产价格作为直接调控目标

  访谈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陈道富

  记者:你在今年5月份表示,央行没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资本市场,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到今天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坚持这样的观点?

  陈道富:无论是从国际上各国央行的实践,或者是从理论上,还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央行都没有必要把资产价格作为直接调控目标。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央行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可以告诉央行很多有用的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的货币状态,甚至还隐含着社会大众对未来的一些预期。但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刻意调控资产价格,央行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币值的稳定,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的很多货币问题都表现在资产价格上,央行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密切关注资产价格,但仍没有必要直接把资产价格作为调控目标。

  记者:央行今年已经是第八次加息。从这方面来说央行对资本市场也好、货币市场也好已经有所动作了,这是否符合经济规律?

  陈道富: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无论是GDP、CPI,还是固定资产投资,都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虽然CPI的增长并不是主要由货币因素引起的,存在一些结构性因素,但当前的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从目前的货币形势看,整体判断是,虽然经过了近两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环境的“宽松”状态有所缓解,但还没到偏紧的情况,可能更接近中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我认为是一个正确的政策选择。

  记者: 您认为还是松的环境?

  陈道富:从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以及货币市场利率来看,货币还是松的。虽然这两年来,央行一直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整个货币形势还是偏松的,并没有紧。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好像是一根绳子,原来这根绳子处于很松弛的状态,人民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就相当于在拉绳子,拉的过程中使松的绳子变得越来越紧了,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这根绳子已经逐步趋直,但还没有达到往后拽的效果。

  记者:接下来央行在控制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方面,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陈道富: 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跟经济的其他问题扯在一块,成为互为因果的循环。因此,已经不能单纯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而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流动性过剩本身来看,跟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有关系,也与我国储蓄投资结构失衡有关,它仅仅只是世界经济失衡、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金融上的表现而已,不是仅仅使用货币政策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上,货币政策该怎么定位呢?我认为,货币政策是第二位的。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之路在经济改革,包括全球和国内的经济结构改革。货币政策仅仅只是为这些结构改革创造一个平稳的货币环境,为经济结构改革顺利开展赢得宝贵的时间。当然,用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个目标,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能赢取的时间也不是无限的,经济结构改革还是相当紧迫的。

  记者:你认为现在中国的货币环境是不是很健康?

  陈道富: 我觉得现在正逐步趋向中性的货币环境。经过这两年多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原来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向中性转变,现在快接近于中性环境了,但还没有完成。

  中国股市的泡沫什么时候破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

  访谈嘉宾: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

  记者:中国股市还有没有上行空间?如果有,是在哪里?

  华生:中国股市的如此上涨是有一定的条件和原因的,如果这些东西不改变它还会上涨,一直到它维持不下去的那一天。当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它就会回头。这种大起大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应当尽量避免的。

  我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的泡沫,所以这个泡沫什么时候破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

  记者:近来个人投资者对QDII的热烈追捧,是否可见端倪?

  华生:这说明他们对国内市场的风险有相当的认识。所以批评个人投资者是不合适的,关键是我们的政策环境,能否在证券市场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例如能否拿出中国石油、中国移 动更多的股份在市场上流通。在中国,大企业的社会公众持股量一股只是在2%~5%,而国外的大盘蓝筹股一般有60%~80%的公众持股比例。其实只要有一个20%~30%的比例,中国的证券市场就会变得扎实多了。那样的话,一个大企业上市就吸纳几千亿的资金,直接融资的渠道就大大拓宽,货币流动性过剩会被有效吸纳,中国老百姓也就能买到质美价廉的

股票了。

  只有扩大发行,增加股票和公司债的供给,中国股市才能发挥吸收流动性的作用。

  记者:H股A股化,甚至融为一体是否是必然趋势?

  华生:这是必然的,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可以看到,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同一公司,其股价是相近的,差异很小。H股、A股两个市场从前是被人为地隔绝,如果我们开放港股市场,港股直通车真正得以开放,那么H股A股的价格趋同是必然。

  从全球来看,投资者应该在本土买到最便宜的股票,现在中国投资者在本土买不到优质股票,中签率畸低,只能在二级市场高价入市,反而要到境外市场上去才买得到本土公司的便宜股票,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记者:港股直通车的开通对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是否是个利好?

  华生:直通车是好事,可以分散风险,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国际化的投资渠道。但现在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由于国内的供给量少,股价被炒高,港股的供给量大,所以股价低,两者价差很大,港股在这几个月大涨,然后我们去兜底, 这对国内投资者也有相当的风险。

  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在

  缓和社会矛盾

  访谈嘉宾:颐和资本总裁王吉舟

  记者: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股市上集聚了一定的泡沫,泡沫到一定程度会破裂或者得到释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王吉舟:这说的是事实,泡沫大了肯定会破裂,但股市泡沫不同于肥皂泡。肥皂泡破了什么也没有,但股市泡沫崩掉以后不会回到零。我们看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历史,泡沫每次崩掉之后残留的部分差不多都有50%留下来。从大趋势来看,股市是允许有适当泡沫而且必须有适当泡沫存在,没泡沫怎么发展?所以股市不怕有波动,就怕没有波动。关键是它的波动大趋势是向上的。十七大党的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面提出,允许中国居民有财产性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在未来的中国居民财产中占主要比例”,意思很明确,财产性收入无非是

房地产增值和股市增值。这句话本身在鼓舞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从长期来说,执政党已经认识到这点,居民不可能只靠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居民应该分享的
中国经济
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泡沫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要能承受住泡沫的破裂。玩儿的时候泡沫涨大家高兴,破裂了哭天喊地地找政府,那就不理性了。

  记者:你认为中国股市接下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真正起到晴雨表的作用?

  王吉舟: 现在中国的股市已经起到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了。现在中国主要的企业都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今年的表现远远超过中国的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数量可能只占中国总体数量的1%甚至都不到,但上市公司贡献的GDP已经达到和超过了30%,股市的中国经济晴雨表功能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而且这30%是最好的30%。中国股市的增长很快会锻造出世界第一大商业银行、第二大商业银行,还会锻造出世界排行第一的铝业公司,第一大钢铁公司。在这样的股市下,对中国经济的正面作用非常明确。

  记者: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论调,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接下来中国政府也许会进一步加紧宏观调控,进一步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种前景会不会令人感到恐慌?

  王吉舟:这是毫无疑问的。流动性过剩不是由于股市造成的,恰恰相反,股市的繁荣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投资者和居民为了保持手中的财富不缩水,必然要找适当的投资品种加以体现。他不选择股市就得选择楼市,或是类似的东西对冲货币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先思考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通货膨胀究竟有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像我们这样的新经济体成长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是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其他经济体都经历过,就像青春期的镇痛一样是必然发生的。如果是必然发生的就没有那么可怕。这种通货膨胀究竟会不会造成贫富分化悬殊和社会矛盾激化?通过西方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缓和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在缓和社会矛盾,并没有激化矛盾。

  这种通货膨胀究竟有没有央行想的那么可怕,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