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开渠道培育财产性收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17:20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增财策略·培育 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未来我国家庭收入将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老百姓未来的收入不仅来自工资,而是趋向多元,国家支持并创造条件让群众的收入多元化。“财产性收入涉及到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这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能体现经济发展的因素,支持百姓投资金融领域,可以增加群众增加收入的机会,让百姓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记者宏宸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专家认为,这一最新提法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居民财富、人口结构等方面最新的变化。随着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未来中国家庭收入将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这一多元化趋势意味着现阶段百姓要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则需要多元化的培育。 财产性收入体现出多元化趋势 作为一个专业经济术语,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十七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驻地说:“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尚福林说,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十七大代表、中国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说,目前百姓收入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前者涉及股息、利息、分红等收入,也就是财产性收入。报告的这个新说法,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 十七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除了薪酬收入之外,还有其他正当合法的收入,比如通过储蓄、国债、基金、投资股市等方式来创造财富。姜建清说,随着国家金融的发展和创新,老百姓还将会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比如通过QDII,境内居民可以投资香港股市等。 中国家庭进入收入多元化时期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未来我国家庭收入将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据资料显示,去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趋势开始加快。具体表现为财产性收入占人均收入比重大幅上升。工资以外的各项收入约占30%。中国很多家庭已经告别仅靠挣工资积累财富的阶段。 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240元左右,占比约2%。 专家认为,这一状况首先反映出经济发展后,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因为,只有先拥有“财产”,才可能拥有“财产性收入”。近几年居民对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财产的拥有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租金收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收入,收藏品增值收入等都在增加。从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来看,收入来源正加速呈现多元化趋势。 同时,我国近年来发展资本市场、降低利息税、规范和明确物权等做法,实际上都鼓励了居民收入多元化,提高了财产性收入比重。此外,中国社会未来老龄化趋势将逐渐加快,投资带来的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可能更快。根据国际经验,50岁以上人群持有股票比例最高。此外,我国未来老龄化比重将会继续提高,财产性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史际春认为,报告中的这个新提法,意味着老百姓未来的收入不仅来自工资,而是趋向多元,国家支持并创造条件让群众的收入多元化。“财产性收入涉及到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这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能体现经济发展的因素,支持百姓投资金融领域,可以增加群众增加收入的机会,让百姓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中国家庭收入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意味着百姓要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就需要对投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培育。如何多元化培育财产性收入?有关专家见仁见智。 建议一:股市应有可为 如何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这个问题上,有专家指出,股市可以大有作为。众所周知,财产性收入包括很多内容,但只有证券投资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10月22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2979.42万户。如果股 市能够让这些开户的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那无疑是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专家指出,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股市投资中来,这并不意味着股市就能“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了。而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股市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首先,就股市基本制度建设来说,必须是规范的,要严格体现“三公”的要求,要体现出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上,要与加大对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结合起来,要与司法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其三,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股市的投资价值。 此外,就是要切实搞好投资者教育工作,使投资者尽快成熟起来。这种投资者教育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是让投资者掌握必要的投资技巧,以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尽可能更多地取得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是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使投资者尽可能减少投资损失,这也是确保投资者取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二:拉动内需让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此,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已有答案。如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说明让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驾驭好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 那么如何拉动国内需求?程恩富认为,国家应将不断增加的税收通过财政倾斜让利于民,让民众享受更多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福利,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和风险,让民众敢消费、消费得起,消费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还必须解决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他预测,十七大后,全国上下将很快达成共识,中共必将集思广益,出台一系列相应措施。 建议三:巧妙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食品开销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不断降低,家庭累计财富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创新金融管理体系为百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金融理财产品和工具。“财产性收入”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许多家庭,专家指出,工资不再是取得收入的唯一途径,把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合理安排已有财产,将带来更多元化的收入,获得更多实惠。 根据当前的投资理财环境,不同的收入群体获得“财产性收入”有各自适合的途径。有人认为,低收入群体很难有“财产性收入”,事实并非如此。理财师认为,如今大部分收入相对偏低的市民,仍习惯将省吃俭用积累的钱存入银行,然而目前银行3.87%的定期利率与6%的CPI指数相差悬殊,实际负利率使利息收入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入”。有些人担心自己财产太少,不足以产生收入。其实目前理财产品不仅品种多,准入门槛也并不高,收益却可能出人意料。 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应注重规划。特别是目前可支配的投资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中等收入群体,理财产品的选择更为广泛,并且可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的合理组合来分散风险、保障收入的稳定性。目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会有些门槛,如5万元起点。 此外,高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来源更加广泛,目前艺术品投资较受欢迎,有的银行甚至推出专门挂钩艺术品投资的产品。当然,高收入群体考虑的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进行税收规划、保险规划、遗产规划,都应有专业的理财师和律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