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息预期为何发生微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视角■本报记者唐福勇

  与上周外界对央行可能在周未再次加息的强烈预期相比,仅仅过了一个周未,似乎这种预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表面看来,这种微妙变化不仅来自于周末的平静——央行没有出台加息政策,同时也在于10月28日,包括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内的14家机构联合发布的今年第四季度“朗润预测”值,其中10家机构预测年内将再加息27个基点,这意味着年内加息的次数仅为一次。甚至有一家机构预测央行将降息。

  同时还应看到,这种微妙变化更在于,各种宏观经济数据与国内外环境近期都发生了改变。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CPI虽然仍在高位,但较8月份有了近几个月的首次回落,基于这一重要因素,各界认为物价压力有所缓和,表明前期的各项

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因此机构开始调低加息的时间预期与频率。加之央行官员此前表示“中国的负利率扭转为正会有一段过程,央行还要观望一段时间,才会决定是否进一步加息”。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周末加息的预期。

  其二是美联储本月18日决定降息,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并且降息幅度超出人们的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受这一消息的刺激,美国股市大幅反弹,随之亚太股市也大幅高走,香港恒生指数一举突破并站上三万点大关,29日收盘时,香港恒指仍大涨超过一千点,收盘于31586.9点。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21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并未因中美息差感到压力。但外界并不都这么认为。一方面中国在加息、美国在减息,这种走势将会被资本逐利特性放大,并逐步形成一种“反向利差预期”。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升值阶段,在我国加息的同时美国降息使两国利差不断减少,人民币面临更大升值压力。

  因此,虽然央行通常会在发行央行票据,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相关主要经济数据后加息,但这次确没有。

  其三是央行在经过今年前五次的连续加息后,的确有必要多观望一段时间。虽然第三季度CPI增速的回落,的确让加息缓了一口气。但在短期内,央行一再重申仍将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加大调控力度,则表明宏观调控压力仍然非常大。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加息、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都会因时而动。

  展望第四季度,“朗润预测”中的绝大多数机构都表示,第四季度的CPI增幅将低于这一数字,只有一家机构给出的预测值是增长6.4%,即通胀的情形将加剧。对于

汇率的预测,14家机构无一例外地给出了升值。同时,相关的预测也表明,年内我国的贸易顺差额将会在2000多亿美元。

  因此,尽管人们对中国继续加息的预期没有太大改变,但对加息时间及频率的预期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对于央行来说,加息只是其调控手段之一,央行会根据各方面情况来综合实施调控政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