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换个立场看银行同质化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9: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徐锋

  “境内银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应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创新和前瞻……”27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如是表示。

  “银行同质化竞争”是这两年的新提法。从前,中国的银行在性质上堪比政府部门,业务清一色仅限于存、贷款等初级品种;反观今日,中国银行业已高度市场化,金融产品之多样化也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奇怪的是,为何以前我们从来不说银行“同质化”,到了今天反倒拿它说事了呢?

  道理其实很明白。市场经济中,但凡“竞争”,主体必然是“企业”。从前,银行产品单一、服务粗糙、官气十足、旱涝保收,显然背离了“企业”的本义。不算企业,又惰于竞争,自然谈不上“同质化竞争”。相反,当今中国,不仅国有

商业银行之间、国有商业银行与几家股份制银行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竞争,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按照WTO协议,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中国境内落地生根。狼真的来了,而且带来了更先进的管理模式、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它不再是一种预想的威胁,已然成为一股杀气腾腾的追兵。

  而与外资银行相比,我们的银行在这些方面还显得很初级,比如,不能有效进行市场细分——各银行之间,“垒大户、拼机构、拼网络”现象严重,很多针对细分人群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银行间客户争夺同质化加剧。在此图景之下,站在中国银行业管理者的立场、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如何尽快“点醒”各家银行,刺激其加快创新,实行差异化竞争,确实是一项紧迫任务。

  不过,“横看成岭侧成峰”,很多问题换个角度和立场看,往往能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第一,银行业中是否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竞争?想必很多人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从准入门槛之高不可攀,到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负责人的“副部级待遇”,到银行

不良资产剥离(亦即全体国民为银行扭亏为盈买单),再到几大银行联手收取跨行手续费……很显然,眼下银行业的竞争,虽然看起来比电力、石油、铁路等行业热闹一些,但与国际接轨的距离尚是遥远。显然,无论从行业政策、行业思维,还是从竞争格局、
竞争力
度观之,这种“竞争”还太有限、太表象。有人说,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只是“伪竞争”,言辞稍显激烈,道理却一语中的。

  第二,银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倡导“差异化竞争”是否是第一当务之急?如果我们站到公众的立场上,恐怕答案会有点差别。今天中国的银行业最大的缺陷是什么?老百姓会回答:产品和服务价高质劣。为何价高质劣?一则,垄断地位产生着垄断利润;二则,垄断地位阻碍着银行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唯有在某个产品、某项服务上的同质化拼杀,方可迫使银行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成为真正的上帝。

  从根本上看,国有商业银行本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全体国民作为股东,本应享受红利,至少也应享受价格优惠,但事实令人失望。再现实一点,银行作为企业,逐利(且不问利落何方)也是天经地义,但其逐利方法却往往笨拙不堪,惹人反感和厌恶,恐怕这正反证了“垄断是万恶之源”那句话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