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紧缩调控是否已经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包月阳

  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9月份几个主要数据出现了掉头向下的苗头,虽然幅度不大,却足以引人注目。看到这些数据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力度是不是已经到位了?就此征求了几位经济学者的意见,他们的感觉也都是:可能差不多了。

  先看GDP。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11.5%,比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再看看今年以来成为最大热点的物价指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明显高于今年上半年的3.2%和去年同期的1.3%。但9月份当月同比上涨6.2%,低于8月份的6.5%;环比上涨0.3%,也低于8月份的1.2%。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和1-8月份均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增长24.8%,明显低于最近几个月的均值。

  贸易顺差扩大势头也已趋缓。据海关统计,前3季度出口增长27.1%,比前8个月放慢0.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9.1%,比前8个月放慢0.5个百分点。前3季度累计贸易顺差增幅比前8个月减缓2.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贸易顺差为239.1亿美元,比前8个月的增幅减缓15.1个百分点。

  消费增势也见平缓。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但9月份当月增长17.0%,比8月份微降0.1个百分点。

  只有工业生产增速仍猛,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比8月加快1.4个百分点。但利润增幅放缓,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7.0%,明显低于1-5月的42.1%(6月和7月的工业经济效益情况统计局未公布)。

  

北京大学的宋国青教授本月中旬曾发表观点说,从环比增长的意义上说,二季度的总需求在发高烧,三季度已经显著降温。三季度数据出来后,认为宏观经济高热消退或部分消退的专家增多了。但不少专家仍认为货币政策还将继续紧缩,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还没有降到央行预期的范围内。

  的确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决策者难以解消对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忧虑。比如推动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9月份同比上涨16.9%,虽比8月份低1.3个百分点,仍属高增长,今后几个月恐难大幅度回落,因为与食品价格密切相关的一个先行指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近几个月持续攀升,8月份上涨9%。贸易顺差增幅减缓能否继续也是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当下就对紧缩是否已到位作出判断还有些早。

  即便如此,9月份出现的新情况还是很值得重视。宏观调控的立足点是现在,着眼点却是未来。一般来说,宏观政策实施后会有半年左右的滞后期,这很像中药治病。以利率调控为例,一年期利率对应的是一年后到期的而不是现在到期的存款,因此存贷款利率的调整要综合考虑眼下和明年此时的物价上涨幅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9月份的新情况,宏观政策即便不因此减小紧缩的力度,也不宜继续加大力度,最好的做法可能是观望一下。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低于原先的预期,美国货币政策已经从紧缩性转为扩张性,这种观望就更显必要。如果今年以来的多次泻火已经使经济运行体温开始回复正常,继续服泻药就存在伤及正常的经济增长的风险——总体上说,目前的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偏高,但结构改善,效益提高,人民收入大幅增长,就业增加,好局面来之不易。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先停止执行那些行政色彩比较强的紧缩措施,再相机决定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力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