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大升息幅度是宏观调控的正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00:41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却依旧难以清晰。2007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在10月25日公布后,对加息迫近的猜测再次主导了经济议题。 长期以来,让中国的利率水平尽快正常化的呼声早已经在有识之士中铺陈开来,但是由于中国央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很多顺理成章的预测总是被时间捉弄得狼狈不堪。决策者们仿佛受到传统调控思路的集体催眠,欣然接受了只有小幅加息才能使实体经济运行良好的观念,而对通胀预期正在突进的危险现实视而不见,这种观念还会秉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事实上,长期的负利率状态已经在极大地透支民众耐心,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甚至是流言都能点燃酝酿已久的投资热情。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量的存款搬家,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财富效应又会促使物价上涨的进一步加剧。因此,货币政策的微妙之处就在于能准确地捕捉这种事态的演化,提前释放出信号。但是,目前实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尤其是小幅加息政策已经被证明难以抑制高涨的通货膨胀预期。甚至,小幅加息已经被理解成央行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忧,反而带来更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造成股市、楼市进一步脱离基本面的上涨。 在种种自限的障碍面前,货币政策的时间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宏观调控已经失去了最佳的调控时机。试想,如果在2004年至2005年间,通货膨胀的苗头初现和资产价格即将狂飙的前夜,决策层能及时防微杜渐,现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就不会出现。而彼时,投资已然过热,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也若隐若现,尽管很多人已经指出了这个不良的趋势,但是,对整体经济情势的讨论仍然纠缠在通胀和通缩的没有效率的争论中,而没有触及到真正的要害。痛定思痛,目前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必须是早日让中国的利率水平回归到“正利率”状态,以激起民众的正反馈效应。正如我们最近一直所强调的,此时央行54个基点的加息幅度,而不是以往已经能被市场准确预期的27个基点将是货币政策最合理的选择。 当然,除了大幅加息之外,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依然会扮演对冲流动性过剩的重要角色。但是,如果不伴以结构性调整的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这两个工具的滥用会延长和激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痛楚。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历史上罕见的繁荣,但是其脆弱性也正在体现。长远来看,中国持续保持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是现实威胁,而难以避免的美元危机则是远期威胁,这些都使中国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除非采取措施削弱中国经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性,否则一旦中国的贸易顺差停止扩张的步伐,中国经济将面临最严重的挑战:流入中国的大量FDI将会出现拐点,因为这些投资中大部分都是准备向美国出口的企业;而过多的资本流入造成的货币失控的局面可能也会走向反面,流动性过剩掩盖下的经济失误就会显现,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阴霾将会重现。 居安思危,中国从30年前的一个穷国成功地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政府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有理由相信,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中国同样会取得成功。为了搭乘更快速的航班,中国必须进行更富有创建的宏观调控,这包括利率、汇率、资源改革等综合政策的科学的统筹应用。目前,最可靠的方式是中国应稳步提高国内的工资水平,以刺激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相对于人民币升值来说,提高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是修正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式,也符合扩大内需的现实要求。中国经营报记者:陈伟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