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明华:重制医改亟待投入和公平两翼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 17:04 新浪财经

  周明华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19日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医改部际协调小组已取得很大成效,现在已经制定出一个医改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最近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总体方案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高强说:“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全体中国人民关心,外国朋友也很关心。这使我更加认识到这次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10月20日《华夏时报》)

  尽管之前有媒体透露,一些参与制定8套医改方案之一的专家与有关部门签下了令人费解的“保密协议”;尽管多至14个部门联合主导的“医改方案”一直雾中开花,像一名“闺中小姐”一样在低调气氛中暧昧前行,但任何一次细微如针的有涉医改的小讯息都能瞬间绽放出大朵的“民意花瓣”,旋即引发一场大讨论。原因很简单,因为其诚如高强副部长所言,医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包括患者也包括医者,牵涉到14亿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显然,不管现在正在部际问协调的医改方案的取得了多大的成效,但最终的试金石只有一块:号准苍生脉搏。

  毋庸讳言,我国要“实现人人享受平等就医”的环境尚需完善。当前,我国逾五成的居民无钱就医,有近五成农民只能病死家中,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在我国财政收入去年达4万亿的情形下,我国在世卫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卫公平性的排序中却居世界倒数第四;干群医卫保障资源不公现象渐次突出,中科院去年披露的调查称,在我国财政投入的医疗费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等,仅此一年开支就达数百亿。

  就连这微不足道的2%的公共医疗资源,都有80%集中在利益扭曲意识地驱动下诡异逆行。我们完全能毫不费神地想像得出,那些处于社会低层的非既得利益阶层、非党政干部人士,他们所面临的切肤之痛和就医之难的揪心程度。在此医卫不公生态下,医改重制决策者们,应力避专家的精英思维,尽快引进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制衡和监督医改拟制者的公共权力的“自肥行为”,实现医卫资源的公平设置。因为制定和决定医改方略者,处在这场意识革新的最前端,可谓是刀锋上的舞者,只有牵挂苍生才能最终品尝到新医改成功的气息。

  可以这样说,医卫公平不立,医改失败难免!如果最终方案绕过或“技术性冷却”这一核心问题,那么,中国公民均还将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的煎熬。我们拿离我们较近,国情和国况较为相似的印度来说,医改却没有成为他们的世界性难题,他们的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上至总理下至街头拾荒人。印度在全国建立了近7万个初级医疗中心、

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所有病人到这些政府医院看病,从挂号、手术到药品各项服务一律免单。而“款爷们”可以去私立医院“高消费”,他们国内几乎听不到一丝儿公民为“医卫公平”的闲言碎语。

  为此笔者建议发改委和

卫生部将网站曾经公开征求到的关于医改的所有真知灼见甚至包括犀利或批评的意见予以公开,特别是将医卫不公的内幕与政策性成因和盘托给中国公众,这些信息系牵每一名公民的生命健康,与
国家机密
扯不任何联系。以期举公众合力,彻底切除这个“特权意识”所滋生的“医卫怪瘤”,加大财政投入和公平分配医卫资源实现两翼并举。原因无它,因为每一名中国人的生命都该得到敬畏与呵护,生命的天然价值没有地位级别之分,只有血肉筋脉相勾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