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立伟:在经济转轨背景下推进城市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 04: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

  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动力是贸易和城市化,其中,大量过剩的农民转化为农民工,为贸易生产和生产建设提供了主要的劳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粗放式的以“量”的积累为标志的发展方式接近顶点,中国必须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主要讨论的问题。

  无疑,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转变,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同时可能也意味着传统的加工贸易和建筑(施工)业可能面临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民工就业遭遇压力,也意味着中国年轻的城市化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轨的难题。

  城市化的主要逻辑在于:只有城市化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即只有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富裕国家。而问题在于,目前的城市化只是通过

城市建设等解决了农民工的暂时性就业问题,而并未解决农民入城定居。

  导致农民工成为城市“候鸟”而非市民的因素很多,第一个因素就是城市化建设发生异化,人为加速城市化建设而非完善城市化的孕育,这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绩牵引和利益驱动下,力图通过城市形象工程的建设形成可视的政绩,而随着土地价格的飞涨,以城市化发展还会名正言顺的带来巨大的土地收益。

  近代历史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但是,中国一些地方已有演变成为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趋势,这个过程的确提供了大量的建筑业、餐饮业等岗位给农民工,但没有转换为市民身份,这种依赖不断重复投资的做法还排斥了农民成为市民的可能。因为经济结构存在问题,这种依靠贸易和投资的经济结构不具有可持续性,且第三产业还需发展,因此,其提供潜在工作岗位的可能性不大。而随着对环保和技术的要求主要提高,大量的高耗能、低技术的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农民进城务工的机会可能会减少。其次,依靠地产业发展的城市化,推高了

房价而降低了农民入城的可能性。

  由于国情不同,也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发展不同。在十八九世纪,欧美国家首先对原始的耕作技术进行了机械化的改进,导致了农业生产率水平的大幅上升以及农村劳动力需求的降低,从而使得过剩的农民以家庭的形式迁移到新兴工业化城市寻找工作,农业生产也不会因为农村劳动力减少而产量下降。城市化最根本的条件是农民和土地问题,即农民可以自由迁徙,土地可以自由交易,在这种的制度下,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或者城镇。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中国发展城市化的情况不同。农田实施机械化耕作的规模也较小,当大量农民进城后,必然影响农业产量。同时,当农民大量进城工作而非成为市民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尤其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因为农民工在城市必须租赁住房,而在家乡也拥有占有大量宅基地的院子。

  随着城市化加快,耕地更多得起到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生活的作用,即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或失业,至少可以拥有自耕的粮食而不至于饿肚子,由于社会保障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民入城的门槛极高。可以看出,决定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可以自由迁徙、健康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保障。在目前的形势下,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而户籍制度更应该逐步改革。当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暂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比如在农村修建更多的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而提供给农民更多就业岗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