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商行股权改革与农村金融新气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1:58 第一财经日报

  高伟

  跨区域战略重组、IPO辅导、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些原本与城市金融紧密相连的名词,而今在农村金融也已耳熟能详。但“标”毕竟是为“本”服务,农商行不能失去服务“三农”的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农商行”)的股权改革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战略重组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今年4月28日,由北京农商行独资设立的“湖北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正式挂牌;7月5日,常熟农商行战略入股江苏省启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7月11日,张家港农商行拟首次公开发行上市

股票,接受东吴证券的辅导;8月16日,交通银行战略入股江苏常熟农商行,将持有常熟农商行10%的股份,成为常熟农商行第一大股东; 8月15日,张家港农商行战略入股海门市农村信用联社;8月18日,由常熟农商行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设立的咸丰村镇银行在湖北省咸丰县开业。

  跨区域战略重组、IPO辅导、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些原本与城市金融紧密相连的名词,而今在农村金融也已耳熟能详。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农商行股权改革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掀起了新高潮。

  虽然农商行股权改革看起来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金融就是在资本运动过程中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资本的本性就是要追逐利润。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我国城市金融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金融资本利润也将日趋平均化。竞争是残酷的,只要是竞争,就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一名合格的金融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农商行进城

  国家实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投资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必然对金融服务产生更加旺盛的需求,农村金融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金融资本不会放过农村这块大市场,国外的澳新银行先来了,国内的交通银行也到了,它们首先进入的就是那些金融环境比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

  在铺设网点成本很高的情况下,澳新银行和交通银行选择战略投资入股,这是很精明的选择,借助农商行的网络优势,澳新银行、交行的金融触角可以很容易延伸到村镇银行和信用社,将成熟的金融服务渗透至广阔的农村。当然,农商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除引进资本外,还能引入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经营管理技术和手段。农商行网点优势与城市发达银行产品、服务等优势的结合,也是一种“双赢”。

  交通银行能下乡,北京农商行也能进城,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CBD设网点。但农商行的根毕竟在农村,在农村更能驾轻就熟,农村这块“根据地”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还要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所以就有了常熟农商行入股启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就有了北京农商行跨省在湖北仙桃独资设立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内部的跨区域战略入股,可以加强内部的竞争与合作,优化农村合作金融股权结构,农商行可以在

银行卡、资金业务、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会计结算、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等方面向农信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推动农信社引入农商行的新理念、新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市场,从整体上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这一改革思路在经济发达地区是可行的。

  上市浪潮“第四梯队”

  在城市,经过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建行H股上市,中行 “先H后A”上市,工行的“A+H”上市,交行H股上市,南京银行在上证所上市,宁波银行在深交所上市……成功挂牌上市的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得到明显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城市银行机构上市改革取得的成效,农村有实力的农商行不可能熟视无睹。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已连为一体,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农商行和城商行本来就没有多大区别,宁波银行能做的,张家港农商行也能做,因为张家港农商行的核心经营指标跟优秀的城商行比一点也不差。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农商行通过上市,踏上在竞争中追求卓越的道路,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总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股权改革启动了,并有可能成为上市浪潮的“第四梯队”。农商行股权改革还仅仅是第一步,城市金融机构的上市经验表明,即便是注资、财务重组、公司化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化和发行上市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都是些技术型的问题,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农商行借鉴,但这些都是“标”。上市有很多好处,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怎样面向“三农”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

  “农”字为本

  笔者认为,不管何种形式、何种股权的农村金融机构都只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农村金融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包括公司治理、信贷文化、公司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内控机制等),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体制,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根据农村金融的需求,不断开发出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系列金融产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并实现自身经营和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标本兼治,但“标”毕竟是为“本”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就失去了“农”字的意义,失去了服务“三农”的价值。

  经济发达地区农商行股权改革的迅速推进,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农商行改革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当然,我们还不能自满,因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国尚有3302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民连存款都找不到地方,更不要说贷款了。这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更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如何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难点,是瓶颈,应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 插图/苏益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