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道路的文明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论

  在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之后五年,十七大号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届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两番。

  报告充满信心地预测,到那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这意味着,到共和国七十年的时候,一代盛世将全面到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也将因此踏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值得整个民族倾力以赴的目标。

  成就一代盛世,必得有迎接盛世的气象与胸怀。共和国开国将近六十年,改革开放也将近三十年,一个六十年几经曲折,一个三十年亦曾有顿挫。正是在充分吸纳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历史养分的基础上,

科学发展观展现出开放的价值关怀和开阔的政治气象。

  这个视野中的盛世,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放量增长,也应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公民可以更自由全面地发挥个人才能禀赋,也是公平正义的公共价值的全面彰显,也是公民品性得以提升,社会人心安稳健康。

  这个盛世要迎接的不是偏执而疯狂的财富盛宴,而是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个盛世要迎接的不是见利忘义的道德虚无,而是有信有义的刚健时代;这个盛世要迎接的也不是对文明传统之根的自我放弃,而是海纳百川的融会陶铸。

  在走向复兴的井喷期,中国有一种难得的宽宏大度、谦和稳健、从善如流的品性和识见。今天中国道路的筹划和决断,其中显然有三千年文明的积累沉淀在。我们对今天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的负面效应有多深的了解,就会对十七大报告中“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样的句子,以及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过的类似的话有多高的赞赏。

  有学者认为,目前的中国道路正呈现出融会三种传统的态势,初步体现市场改革以来的自由传统、共和国开国以来追求平等和正义的传统、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儒家传统这“三统”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的格局。

  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只有在改革开放时代才形成这种融会不同传统的开放胸襟和宽宏气度,并拥有将不同历史传统以及中西传统熔而铸之的实力,也并非偶然。事实上,中国执政党在改革三十年间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本身就包含了不断融会三种传统的过程,或者说包含了在近代以来中西冲突背景下的发展中国文明的进程。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不是私人资本自生自发的结果(尽管私人资本自生自发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之一,另一条是政府权力主导下的各种国有或集体经济改革),而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主动突破,是政治魄力和

领导力的一次历史性展现。中国市场经济作为政府全力建构的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公民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传统发挥影响,并与市场经济传统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社会公众就国企改制、教育、环境、医疗等等问题对现代化进程提出反思和建议,主张社会公平和正义,影响越来越大。市场机制作为经济运转最基本的机制,并没有成为公民社会的唯一的基础。恰恰相反,从近年来的社会反思潮流来看,中国公民社会对简单的市场逻辑保持了相应的批判力。中国公民社会在追求自由价值之外,保持了对公正、平等、正义诸项价值的坚持和追求。这也是执政党近年来构建

和谐社会和强调科学发展的政纲得以推行的民意基础所在。

  当代中国融会三种传统的基本动力,因此存在于执政党与人民大众的良性互动之中。有了这种良性互动,中国的市场改革才有可能具备融会多种传统的包容性,不仅容纳市场机制,也容纳对单向的市场逻辑的健康批判力;不仅容纳市场经济的自由价值追求,也容纳公民社会对公正、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公民社会并没有完全为市场逻辑所局囿,市场经济也在公民社会的批判和推进之下保持了高速的增长。

  这种包容性,是执政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

  执政党和人民的互动所显示的包容性,说到底是基于民族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内在需要。单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人民和民族的安身立命问题。人民要有美好生活,不仅要有市场,还要有公平正义;不仅要现代价值,还要保留传统礼俗。民众的生活根基在于源远流长的人伦传统,即使在皆为利往的市场时代,没有多种传统的综合并存,很难求得人心的安顿。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国学热几度兴起,有其深刻背景。并不是说民众期望儒学教化能够解决所有现代难题,而是现代化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种在执政党和人民互动进程中形成的开放胸襟和宽宏气度,是日后中国迎接盛世到来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有了这种从现实问题出发的开放心态,吸纳并融合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养分,摆脱各种教条的束缚,才能真正以扎根于传统中的创新精神开辟新的未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