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看待我国奶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17:0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 (江国成 刘雪) 9月末,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在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宰杀母牛犊,严重影响奶业的正常发展和奶业基础之后,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旨在恢复奶农信心,稳定奶牛存栏,防止奶业大起大落,全面提升我国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奶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大幅度增长,但我国乳品消费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并非供大于求。

  我国奶业近年发展较快

  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我国奶业开始起步并得到较快发展,奶牛存栏由64.1万头增至442.8万头,奶类产量由136.7万吨增至806.7万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奶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06年,奶牛头数发展到1363万头,奶类产量达到3302.5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从7.3公斤增加到25.1公斤。奶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大原因导致我国奶业近期出现波动

  这位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国奶业出现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下列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

  一是养殖方式较为落后,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我国户养奶牛规模小,20头以上规模养殖仅占29%,良种覆盖率只有44%,平均单产3.9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原料奶质量亟待提高。

  二是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奶农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加之鲜奶不宜储存,奶站管理混乱,存在压级压价、强买强卖、克扣奶农等不法行为,奶农没有话语权。

  三是乳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全国乳品加工企业已达1600多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只有60%。企业为抢占市场,捆绑销售,低价倾销。

  四是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原料奶质量标准、液态奶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不完善,复原乳标识制度未得到严格执行。

  五是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对牛奶营养知识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工作力度不够,加之受饮食结构、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乳品现实需求与潜在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

  我国奶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这位负责人在回顾了去年以来我国奶业的波动后说,虽然近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0公斤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奶类消费也不平衡,我国乳品消费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目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进程中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的表现,而并非供大于求。

  这位负责人强调,我国奶业发展正处在从单纯数量扩张阶段向整体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

竞争力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确保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