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审计为什么会出现审美疲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08:44 华夏时报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 审计署日前发布2007年第6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触目惊心:国资委挤占项目资金5190.32万,发改委向企业收取赞助费1340万元,教育部59.51亿元预算资金年初未细化,首都机场挪用专项资金23.1亿等等。违规资金总数为200亿元左右。这还不算,9月17日,审计长李金华在“2007年中央部门财务负责人审计研讨会”上透露,中央53个部门共自查相关问题500多个,涉及金额270多亿元。 自2003年审计署首次全文公布审计报告之后,被媒体称为“审计风暴”的动作每年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有关部门的违规倾向。问题是,每年的“审计风暴”之后往往没有了下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部委高官曾为“审计风暴”担责,民众期待的“问责风暴”似乎从未刮起。从操作模式上讲,“审计风暴”已经变成了“常规风暴”;从涉及金额上讲,几十亿上百亿的数字不可谓不大,可是出来对此担责的官员实在是少得可怜。这造成了相当不好的社会影响:面对如此巨大的事件,人们却逐渐产生了“审计疲劳”,再不像原来那样关注这类事情。 这当然可以理解。原来人们之所以对“审计风暴”感兴趣,是因为此前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信息披露,而且涉及到的机构都是中央部委。在民众的一般想象中,部委都应该是极为正派不会出问题的地方,民间对政府进行批评的时候,大多认为“上梁是正的”只是“下梁歪了”。审计报告出来,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自然会满带惊奇。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在惊奇之后,发现事情总是不了了之,老是有上文无下文。所以,产生视觉疲劳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当然,事情并没有不了了之,审计之后的整改一直在进行,只不过这种整改由于其专业性,以及部委事务的保密性,人们虽然可以知道最后的结果,却无法知晓其中的细节,民众所看到的是审计之后没有人受到严厉的问责。从一定程度上讲,“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结局,使国家审计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人们需要一个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处理结果。否则,整个社会不仅会对被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而且对审计机构的公信力也会发出疑问。显然,这不利于完成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 自非典时期两位高官因未能恪尽职责而被免职以来,官员问责制度逐渐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聚焦点,也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部分省市因为事故原因出台了政府规章,比如重庆市在发生井喷事故之后,2004年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对官员问责的政府规章,但总体而言,官员问责制度还没有完全进入制度化轨道。可以操作、容易操作的相关规定非常少,很多方面仍然是处于混沌状态,造成部分官员具有懈怠作风和侥幸心理。审计揭示,49个部门单位存在几个共性问题,比如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截留少报转移资金、巧立名目乱收费、违规兴建办公楼等,这些问题年年被审,年年出现。这些位高权重的部门之所以敢“屡审屡犯”,与没有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有很大关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依法治官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命题,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诉求是让官员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要对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有所回应。从现实状况来看,这项工作的进展仍需要更强力的快速推进。面对问题及其产生的舆论时,应该有人对发生的事情作出解释,应该有人为不该发生却发生了的事情担当责任。这不仅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民众知情权的必需尊重。令人遗憾的是,每次审计报告之后,“榜上有名”的各大部门都是一片缄默。对此,2004年全国两会上曾有代表和委员严肃提出过,只是没有产生什么效果,被审计出的各大部委依然故我。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已经被古今中外证实为真。对于钱多权重的部委,需要有效的监督方式,来预防被审计的问题再次出现,并保证被审计出来的问题有人负责。我们不能让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审计出来的结果,在风暴之后化为乌有。对政府机构经济活动的监督,对政府部门官员作为的监督,应该在数年审计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一步,不能就此让辛苦得来的审计成果白白浪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