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世博效应正在放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6: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吴焰 这几天,来自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以及国务院领导、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区市的负责人,齐聚黄浦江畔。 他们是为上海世博会而来。准确地说,是为900多天后即将举行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各自“专业”与“职业”的角度,拍板决策一些大事。这些大事包括:全球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遴选委员会对来自89座城市的111例城市案例初选;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五次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向全国各省区市及企业参展发出“总动员令”…… 在2010年越来越临近的时候,对于“世博机遇”,人们有了更多期盼。 更新上海的可能性能否再扩大? 围绕世博会所展开的各项筹建,正使上海加速着城市更新。但“世博效应”里重要的附加值,是城市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作为承办地,“世博效应”已经使上海近水楼台先得月。 世博园居民动迁,高污染企业搬离,令市中心的功能布局与产业布局获得梳理优化;预计7000万人次的参观客流,迫使上海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加大,时间大大提前;就业岗位的增加,世博商机的出现,房地产板块的应声而动,在上海的GDP贡献榜单上,成为不小增量…… 但世博会于上海的“最大利用价值”,仅止于此吗? 不少研究世博会的国内外专家都曾指出,与日本爱知、德国汉诺威这样的“小地方”不同,上海早已拥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与很多地区需要通过大型国际会展获得经济引擎不一样,上海,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根本动力与惯性依然强劲有力。换言之,即使没有世博会的举办,上海的发展速度与力度,也无可置疑。 上海最需要的,其实是另一种“世博效应”。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官员和学者在思考:“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上海”,“上海如何实践党中央要求的‘四个率先’使命”,“上海距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究竟有多远”。在这样的眼光下打量上海,就会发现它的软肋:在二、三产业间徘徊不定的产业瓶颈;面对1900万的人口与不断集聚的城市效应中的管理滞后;创新驱动力不足;不够大气的城市形象与市民素质……世博会所蕴含的主题理念,为这些瓶颈的突破,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和着力点。 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里,也将特设“城市最佳实践区”,那么,能否在这一“展示”过程中,把思考与理念更多地运用于上海的实践中去呢? 长达半年的世博会期间,上海将置身于国内外的聚焦中。市民的素质、管理者的水平、上海的城市气质,都将受到严格挑剔。能不能利用这两年多时间,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呢? 人们注意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把世博会作为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提出要在办博过程中培育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显然,已经超越了“经济拉动”的目标。 对于上海来说,如果能借助世博会,加快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树立,加快城市软实力特别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上海国内外的美誉度,“世博效应”就真做到了“物超所值”。 服务全国的平台可否再夯实? 世博是全国的世博,是国家行为。但要切实打造一个“世博全国办,机遇各地享”的平台,还需更有效的运作机制 全国办博,全国共享世博机遇与成果,是一届世博会成功的根本保障。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被公认商业化运作非常成功。然而,它在国际社会以及本国内部,却受到了批评。一个重要理由,是办成了“汉诺威的世博会”,而非“全德国的世博会”,是一届“过分注重盈利的世博会”,而令世博会“展示各国文明与科技的最新成果”的本质打了折扣。 事实上,从中国申博伊始,“全国办博”就成为中央的要求与部署。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挂帅,中央三十几个部委成为组委会成员,足见“举全国之力”。 从承办地看,上海按照中央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搭建平台为全国各地兄弟省市服务。近几个月,上海党政领导更频频造访周边,“长三角东道主”概念已经脱颖而出。 但仅靠“政治意识”或“行政指令”获得的“全国办博”效应,有限且难以持久。事实上,很多地方对于如何参与世博建设,希望从世博会中受益什么,还很模糊,甚至存在偏差。 比如,世博园区的全国省市区展馆建设、企业馆,以及世博会举办期间将要推出的各省市区文化周活动、举办网上世博会,都需要各省市区来共同完成。然而,一些地方缺乏对世博会的理解,误认为是“成果展示”,甚至把“共同办博”简单理解为“切分项目蛋糕”。 旅游无疑是“世博效应”里的最大受益产业。预计届时7000万人次的客流量中,将有30%—40%到长三角一带旅游,有关方面已在考虑“游在园区、住在上海周边”的共建共享模式,但各地的市场嗅觉显然更快,纷纷瞄准2010年扩张自己的旅游接待能力,缺乏区域统筹的大干快上,让重复建设的隐忧已经初显。 全国办博,不仅仅是“1+1+1”、“人多好办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与协调机制,包括确立利益机制。 对承办地上海来说,需要更为主动与大气地“开放”商机;对于兄弟省市来说,需要同样主动地关注并研究上海世博会的各种信息,积极用好已有的平台。 只有这样,“全国办博”,才能真正产生出最大化效应,办出高质量的世博会。 对未来的影响力能否再深远? 如何力避“鸡肋”现象,力避“游园”场景,切实用好、用足世博机遇,需要高度正视 一届成功的世博会,会影响多少年? 先后16次参加过世博会的美国人阿尔弗雷德·海勒,在他的《文明的进程——关于世博的发展与思考》一书中,回顾155年的世博会历史后,给出的答案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世界观,树立起文明的价值取向。 客观地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顺畅、交流渠道的多元,今天的世博会对文明进程的影响力,已经弱化。 不过,对于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来说,仍然有必要强化并放大这种影响力。 大型巡展《走近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期间,担任中英双语讲解员的同济大学志愿者张彬,接待了上百批国内外参观者。一队新加坡中学生让他难忘。那群孩子倾听完讲解后,接连抛出问题——园区动迁工程如此巨大,会不会扰民?所建场馆在2010年后,会不会闲置浪费?问得张彬连连冒汗:国内学生参观,大部分都是猎奇,从未提过类似问题,甚至成人观众都不会这样思考。他不断感叹:“在现代人文理念和科学思维的培育上,从孩子一代就出现了差距。我们太需要加强这种思维的引领作用了。” 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细细参观了41个场馆的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沈国明,耿耿于日本企业馆的大放异彩。日本企业展示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而是让观众在互动参观中感受“自然睿智”的魅力。“这是企业创新实力的体现,更是企业对传播现代公民意识的表现。”有的企业为此准备时间就长达4年半。让沈国明着急的是:在距2010年只有两年半的现在,许多国内企业好像还没有动起来。 “这里,固然有办博经验的缺乏,但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在思维理念、人文观念、现代意识的培养上,极度不重视。” 纵观历届世博会,质量有高有低,影响有深有浅。有的世博会,像一个迪士尼乐园;有的世博会,成了一场开启民智的转折。有的世博会,诠释了“机遇”内涵,有的则生生演变成一块“鸡肋”,甚至还有因办世博会带来负面影响的。 对于中国来说,上述可能性都客观存在。所以,如何力避“鸡肋”现象,力避“游园”场景,用好、用足世博机遇,需要高度正视。 世博会组织者对中国馆、主题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重视,从倒计时1000天拉开的对世博会意义的大力宣传推介,想方设法希望全民参与的做法,无疑正是希望放大世博会的影响力。 但,这是一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对世博会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挖掘,需要科技与人文成果的结合,还需要全民的参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