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就业压力不容忽视 社保体系还需加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4:33 21世纪经济报道
社评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02年至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数字。但数字背后,却有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和趋势。随着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经济与劳动力供给都面临结构性的矛盾,两者的共存为就业趋势带来了一些阴影,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 在判断中国就业形势之前,有必要对中国失业率统计数据作一个说明,中国失业率的统计方法是行政登记失业率而不是劳动力抽样调查失业率,这种失业率的统计方法不能反映失业却没有登记的人员、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城市下岗职工等。失业率之外,中国的就业形势与经济调整正面临相互掣肘的情况,如果提高发展质量,化解内外失衡,需要提高工人工资、提升教育与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等,但是,教育一时无法在短期内扭转人才的缺乏,而提高劳动成本的做法势必导致大量的失业,令经济调整进退两难,这体现在多个矛盾。 首先是,农民工就业多,而大学生就业少。过剩农业劳动力和扩招后的大学生是中国近五年内的两大就业团体,在就业方面,前者显然比后者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更多的市场需求。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72.6%。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建筑施工等,实现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这些行业就业稳定性较差,与投资周期关系紧密,制造领域的就业则受到汇率变化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其严重,成为阻碍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瓶颈"。这反映了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相互存在脱节的事实,如不进行改革,中国就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其次,大量就业以低工资,缺保障为代价。这主要体现在私营部门,由于这些部门承受的税费等制度成本较高、市场风险大、利润薄,便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令就业的稳定性、保障性普遍较低,拖欠工资、超时劳动、缺乏保险福利等问题突出。新的<劳动合同法>将加强劳工保护,但这也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大量减少合同用工,出现一定的失业。大量中小型微利企业还无法承担较高的劳动福利,这需要政府减轻该类企业的税费负担。政府可以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作用,但是,就业应该由市场解决,失业才是政府管理的问题,应该建立和加强失业保障。 这也体现出另外的矛盾,报告显示,2006年末,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比2002年减少了1074万人,而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增加了1689万人。另外,2002-2006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387万人,年均增加近1100万人,超过同期城镇总的就业增加量。但一些政策在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长期限制非公企业,同时实施高税负等,这与实现更多就业的目标不符。 当前的就业趋势有恶化迹象,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带来人民币升值、通胀等压力,如果提高汇率,将会造成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亏损和失业,进而影响消费以及社会就业;但如不升值又要面临抑制国内通胀,并减少投资,温和的抑制措施势必造成高增长、高通胀和高失业。因此说,提高工资和加强保障的措施与通胀形势冲突,为了经济的安全着陆,就业形势可能面临挑战。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在逐步下降,1980年代的GDP就业弹性系数约为0.303,1990年代为0.104,本世纪前5年就业弹性系数为0.105,年均解决750万人就业。今后即便每年新增800万个就业岗位,按照年均增长7.5%的GDP目标,就业弹性系数至少也要达到0.137以上,实现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应该着手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令失业人口对社会稳定不会构成威胁,另外,还要确保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难度,尤其是大量过剩低技术劳动力就业,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提高农业的收益,并进行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