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吴睿鸫:垄断是650万个体户消失的加速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7:32 中国青年报

  吴睿鸫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一组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个体工商户减少约65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中国青年报》9月18日)。对于数百万个体户的人间蒸发,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认为,主要是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成本过高,1/3的税,2/3的费,“费大于税”,创业艰难。

  的确,费大于税,费挤税,让个体经营者不堪重负,难以承受,以至于纷纷关门闭户。正如一项权威调查所显示的那样,一些地方个体私营企业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出外经营手续费、工商年鉴、发票结报费、市政押金、电脑票据工本费等,高达375种。

  在承认个体户由于创业成本过于离谱导致数量锐减的同时,笔者更觉得,垄断也是数百万计个体户消失的加速器,更是扼杀个体经济的罪魁祸首。

  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竞争的主体越多,表明市场经济越有朝气和活力。眼下,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体经济大都呈蒸蒸日上的态势。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在美国,硅谷几乎都是中小企业,政府更是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再譬如,英国个体经营的独资企业数量连续三年增加,中小企业目前雇用的员工数量,占总数的58.7%,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51.1%。

  这个现实确实让人惊诧。美国与英国都属于老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出现最早的国度,而现在他们却注重个体经济的发展,把个体经济当做经济腾飞的引擎,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向良性方向发展。反观国内,个体户日渐萎缩,而垄断企业却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并呈气吞山河之势。比如说,打量最近出炉的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榜,我们不难发现,榜单前十名已连续几年,被石油、烟草、电力等

垄断行业所占据。另外,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更是占据全国企业利润总和的半壁江山。

  个体弱,垄断强,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但稍加分析就会明白,强大的垄断企业在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难道不会受到挤占和排斥吗?而且,国内的垄断不是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由行政权力与国家资本联姻,生下来的“畸形儿”。可以想象,这种背景下的垄断,能创造出什么样公平和谐的竞争氛围来。所以笔者以为,我们在为个体户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的同时,更需要在打破垄断行业上做足文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