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专家热议:美降息50个基点只是个开始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1:49 金融时报

  记者 莫莉

  9月18日美联储在本年度第6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同时下调了50个基点,应该如何分析和看待美联储4年来的首次降息?瑞士信贷北美首席经济学家NealSoss,穆迪经济网经济学家陈颖嘉,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和胡志浩博士对本报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美联储降息是必要之举

  记者:您认为美联储在当前形势下做出减息决定是恰当的吗?为什么?

  NealSoss:美联储降息是一致通过的,这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动荡已经使得美国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减息的举动旨在抵消那些经济下行的风险。在今年8月中旬,公开市场委员会曾经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声明,表明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显著加大,由此建立了一种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中首要关注于消减经济下行风险,而这种改变就预示了这次美联储减息举动的必然。这次美联储的声明中并未包含加大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偏好,但考虑到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下降50个基点,美联储这种表述也是合理的。

  陈颖嘉:在这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除了减息没有其它选择。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下滑,美国经济已经放缓,次级房贷危机更使得美国房市前景黯淡,并且随之导致市场情绪的恶化。美联储需要增强经营者和消费者信心,用以阻止美国经济体陷入衰退。减息就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最好措施。

  记者:美联储为什么会选择减息50个基点而非25个基点?

  陈颖嘉:事实上,美联储这次行动十分大胆,一次性减息50个基点,而绝大部分的市场人士此前预计只是25个基点。既然市场已经广泛预计到了25个基点的减息,美联储需要采取更大的步伐用以提振经营者和消费者情绪。此外,通过采取更为激进的举动,美联储将更有效地让市场确信,当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之时,美联储必将站在刺激经济增长的位置上。

  彭兴韵:从美联储降息的幅度来看,美联储对经济下降的风险担忧可能会超过市场本身的预期。此外,我个人认为,美联储存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达到美国其它战略意图目的的可能性,要不然,美联储不会一下子降息50个基点,这在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降息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记者:美联储减息是否会有助于解决全球次贷问题?减息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陈颖嘉:减息能够缓解由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触发的流动性担忧。当市场情绪在减息之后变得更为平稳,全球次贷危机将可能会缓解,减息有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减息将对美国房市给予更多必需的支持。最近几周流动性的缺乏已经导致借贷成本上升,并且增加市场违约行为趋多的风险。在减息之后,市场经营者情绪可能会恢复,这将反过来提振就业市场。而消费者信心恢复会促使房地产市场消费者支出的回弹,而这是美国经济组成的一大部分。上述方面都将使得美国经济具有更为乐观的前景。

  胡志浩:随着危机影响在美国和欧洲的不断扩大,次贷问题给金融体系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虽然美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明显放缓的趋势,增长、物价和就业仍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之内。但考虑到

房价、新建房申请等其他一系列指标的持续下滑。美联储十分担心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将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经济的增长。因此,美联储必须具有前瞻性进行政策调控。次贷问题是长期宽松的抵押信贷政策、金融衍生工具无节制派生所导致的恶果,美联储的大幅减息向市场传递了美联储愿意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心。但危机的化解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次的次贷危机的化解必须要建立在宏观经济预期的转变之上。因此,这个过程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期。

  记者:本次减息是否意味着美联储上轮加息周期的结束?美联储的减息会对日欧等各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何种影响?

  NealSoss:当你处在一个关于未来将会带来什么或者你将做什么明显不确定的情况之下,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是很难持续的。对于美联储而言,诚实的声明应当是“我不知道”。这也正是公开市场委员会这次所说的。他们的声明强调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看上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聚焦点是,在通胀和GDP的大范围内看待金融市场发展的潜在含义,而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待金融稳定性的观点已经处于次要地位。例如,美联储此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同时下调50个基点,这说明美联储没有采取缩小货币政策波及面的作法。另外,当市场根据美联储降息而进行价格回调时,美联储减息所带来的道德风险担忧更为明显,但公开市场委员会对之选择避而不谈。这看上去成为各大央行在最近月份中的特征之一。

  陈颖嘉: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已经结束。事实上,美联储甚至可能进入一个减息周期。因为在这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减息50个基点,美联储就此发出信号,市场动荡可能已经严重到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威胁的地步。我们相信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处在一个中性的水平,这既不会刺激也不会减缓经济活力。同时,各大央行货币政策压力将减弱,美联储减息后,市场情绪将恢复稳定,这将允许其他央行更好地评估市场情况,并且恢复各自的货币政策周期。

  胡志浩:从经济运行的态势上来看,美联储长期的加息周期基本上已经结束。至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操作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如果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那金融市场的稳定将更为困难,而美联储则很可能步入一个降息调控周期。是否减息以及减息幅度有多大,这将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另外,原油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油价持续走高形成供给冲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可能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而次贷危机之前欧洲和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对稳定,次贷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冲击打乱欧洲货币当局的安排。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大量套利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

汇率和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美国目前的减息势态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本进入加息通道的时机。但毕竟各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着眼点还是各国的经济,当前的局面也增大了目前世界经济调控的不确定性。

  记者:美联储货币政策未来走向如何?

  NealSoss: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利率决定将建立在通胀和经济数据的变化之上。这暗示着,伴随通胀和经济的相关数据出炉,市场的波动将会更为强烈。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声明并没有保证更大程度的减息,但从其语气和内容上看排除了任何紧缩的意味。换言之,在今年余下月份中,联邦基金利率将不会高于现在的水平,并且市场也将相应地重新定价。

  我们仍然预计,在2007年,美联储还将减息25个基点,最有可能减息的是在10月。我们同时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保持较好势头,在2008年联邦基金利率将恢复至5%。

  中国需防范金融风险

  记者:美联储减息会对中国带来何种影响?

  陈颖嘉:美联储减息将恢复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需求。而外部需求仍然是

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也将从美国强劲的经营和消费需求中受益。

  彭兴韵:这个要做全面综合的分析。如果美国经济真像美联储预计的那样,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有衰退的风险,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出口需求会相应减少,而这种直接减少会缓解我国大量的贸易顺差;另外一个方面,如果美国经济持续走低,这也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中国经济经历这几年的上升周期之后,会面临一定程度放缓的风险。如果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背景和未来趋势下,美联储的降息举措,对我国流动性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将在某种程度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从资本流动和中美之间利差角度分析,问题可能并不是那样简单。美元利率下调,进一步缩小中美之间利差,将对全球的资本流动带来较大影响。虽然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美国经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毕竟处在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相对而言,中国经济的消费者需求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处在突破一个新的阶段的临界点,这些都导致中国增长需求潜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仍然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中国会继续吸引全球的投资资本,并且由于中国会提供比较好的投资收益,加上中美之间利差的缩小,美国减息可能会导致美元进一步的泛滥,相当一部分美元可能会流入到中国,这种情况会加剧中国流动性的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流动性进一步扩散会导致中国资产泡沫的进一步累积。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我国在采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举措之外,还应当采取一些积极的改革措施,例如改革汇率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改革措施,以及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同时,政府应尽量少买入外汇资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