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潜在泡沫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02:42 金融时报

  记者 王妍

  9月14日央行宣布再度加息后,记者在与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沟通时,他表示,尽管加息意在稳定通胀预期,一次加息并不足以对股市构成影响,但是,今年以来五次加息的政策叠加效果,恐怕将在股市短期内的走势中有所体现。他认为,加息消息宣布后,投资者的“恐高”心理将会发生作用,短期内股市调整幅度将会加剧。然而,从本周一大盘的表现来看,股市一改上周下挫后大幅振荡的走势,稳稳地重回5400点之上,并且创出新高,两市逾七成个股上涨,市场内外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与此同时,周一各大财经媒体不约而同地刊载了9月15日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对于中国股市最新看法的报道。其中,“A股目前还不是泡沫,只是处于‘潜在泡沫’时期”的观点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罗杰斯表示,即便是大牛市,也不会一直上涨,其间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中国股市必然也会重复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他强调自己至今没有卖出中国

股票,就算中国股市跌去50%,他也不会卖出,“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真正的泡沫来临。”而目前还没有到时候。这种看法代表了国内投资者的看法吗?是不是正是这种信心使得市场在收紧资金的调控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仍然能够“我自闲庭信步”呢?

  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尽管高企的市盈率以及监管层的调控政策使得投资者越来越敏感,但是,“我们相信股市长期牛市趋势的基础没有改变,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那就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在一次关于股市泡沫存在与否的讨论会上,某机构投研人士坦率地表示,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个股确实存在市盈率偏高的问题,对于普通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我们认为“这个游戏还有的玩”,只不过中小投资者要在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后,再决定是不是继续参与。

  在这场关于泡沫的议论中,日本股市经常作为比较对象出现。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被“戳破”之前,其股票的平均市盈率高达60至70倍,而目前A股市场的高市盈率有目共睹,已经达到了40倍甚至是50倍,这样迫近的数字让部分业内人士感到焦灼。不过,对中国股市信心坚定的专家和市场人士纷纷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当年的日本不具可比性。有业内专家日前对媒体明确表示,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出现,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直到2005年才真正开始体现财富效应。到2020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发展。“我敢肯定,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
资本市场
不会崩溃。”他表示,当年日本的泡沫与当前我国的资产过热仍有本质的不同,当前我国的不动产、股票过热的重要原因都是市场供给不足造成的。如果适度、循序渐进地释放“国有非流通股”,股票市盈率会明显下滑,股市行情也会相对平稳。同时,中国并未形成“人民币恐高症”,且汇兑政策与金融政策彼此协调,相互呼应,共同维护市场稳定。这对于维护我国资产市场顺利度过过热期,提供了政策保障。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事实上目前市场关于泡沫争论的重点似乎并不在于有或无。罗杰斯再度对中国股市表示信心的同时也同样在提醒“潜在泡沫”。业内人士指出,股市进入泡沫阶段并不意味着它马上就会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着此时投资于股市风险更大而回报更小,不要忽视尚福林主席关于加强对投资者风险教育的警示。因此,泡沫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风险的代名词,风险积聚到了什么程度,投资者将会付出什么样的成本,这些才是问题的要害。目前来看,业内对此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力理性投资却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一位基金经理日前与罗杰斯共同出席嘉宾对话环节时所表示的,“脱离了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来谈风险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冲浪一样,不会的人觉得风险很大,但是冲浪的高手却觉得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别人不处在你的位置,不能帮你决定。”因此,投资者不要轻信任何专家的话,要独立思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