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货币政策结构变化有利于中国内外均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02:01 第一财经日报
程实 中国央行上周五出其不意地宣布,自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从全球视角审视央行的年内第五次加息,与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方向不同更显突出。 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已于前几日作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1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降低基准利率25或50个基点,同日日本央行也非常可能受政治风波影响而暂停加息。此起彼伏之下,全球货币政策结构表现出“中国收紧、欧美日放松”的整体特征。 从本质上看,这种货币局势和动向的重要变化是“次债风暴”之下全球经济周期错位的货币倒影。美国经济在风险爆发中进入了滞后的结构调整期,欧洲经济受到的风波影响也日趋深入,日本经济则由于安倍晋三事件面临着重回低谷的可能。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却持续着增长强劲、市场火爆和预期坚挺的上升势头。这种经济周期错位意味着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中国货币部门有着偏向后者的需要,而欧美日则被迫将前者放在了首要位置。 从短期看,国际货币政策结构变化将会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直接影响。 首先,各国利差变化较为剧烈。受此影响,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金融成本也将高度波动,这种复杂局面一方面会给旨在套期保值的投资资本带来管理困难,另一方面又会给旨在赚取风险收益的投机资本带来诸多机遇。综合之下,国际资本流动就算不会发生太大的数量变化,也会在结构上偏向短期投机,这将给各国金融安全带来潜在隐忧。 其次,汇率决定更为复杂。伯南克的可能率先降息以及美国经济的危机四伏将把美元推向贬值深渊,在近日欧元、英镑、加元对美元纷纷创下历史新高的惯性之下,美元资产蕴藏的汇率风险将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美利差缩小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更多压力,国际汇率市场很可能出现美元“跌跌”不休、其他货币波动加大的汇率结构。 最后,通胀风险显著增强。在国际油价已攻上80美元/桶的当下,美元的预期贬值和全球货币政策的整体放松将给供给冲击的强化提供助力,由于紧缩货币的中国又面临着内部通胀的困扰,全球整体通胀的共同抗御有所不足,这将给世界各国蒙上通胀国际传染的阴影。 从长期看,国际货币政策结构变化,将有利于中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和谐改善。中国经济目前内部失衡的核心在于经济过热带来的投资加速、信贷激增、流动性泛滥和通胀抬头,国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抑制过热增长进一步偏离均衡路径。而外部失衡的核心在于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和人民币与均衡水平的较大偏离,内紧外松的货币政策结构将稳健引导人民币向均衡水平更快回归,并在全球需求收缩过程中抑制中国顺差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激增、货币投放过快增长,促使中国贸易在结构转型中不断提升竞争力。 国际货币体系在美元走弱、金价上涨、油价飙升的美金、黄金、黑金(石油)“三金动荡”之中,面临着硬货币匮乏的长期危机,经济贡献的一枝独秀和人民币“对内升值,对外升值”在国际货币政策结构变化中的未来趋向,将使中国在更多、更有效、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重建的过程中,为一个有弹性的、多边制衡的、保障制度完善的、内生风险较小的全球金融生态生成提供更重要的核心作用。(作者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部,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