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木木:结构性通胀与全面通胀的概念之争可休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 07:1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木木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最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寄希望于“六脉神剑”式的招法,动动手指头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是不现实的。因此,无论是“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概念的争论可以休矣。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显然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我们通盘考虑、统筹解决。比如,收入分配和地区发展两极分化的问题,强迫农民长期为经济增长无私奉献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房地产的问题,垄断的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的问题,等等。

  8月份数据公布后,媒体顿时哗声一片。争论的焦点仍旧集中在是“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上面。争论的双方围绕各自的主张,分别描绘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开出了各自的药方。

  对到底是“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的争论,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双方说的好像都有道理,但却又难以完全说服对方。其实,仔细推敲推敲,貌似完全对立的两方,观点之间的差距却并非天壤,还用不着以十万八千里的尺度来丈量清算一番。有一点非常清楚的是,无论“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都是通胀———在是否已经发生通胀的问题上,双方已经达成了共识。

  那么,应对两种貌似不同的通胀,在当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就真的应该有云泥之别呢?答案好像应该是否定的吧。

  主张“结构性通胀”的人认为,在粮食价格、肉禽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CPI连续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如果扣除这些因素,核心CPI的涨幅是非常有限、能够容忍的。因此,要下大力气抓粮食、肉禽生产。随着供应的增加,带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将得以化解,通胀水平自然会降下来。经济仍将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

  按照这种思路,再进一步推导,我们似乎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粮食、肉禽供应的增加,价格开始下降,CPI涨幅得到有效抑制;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农民种粮、养猪的积极性再次受到抑制,这导致供应量再次减少,价格相应地出现反弹,CPI也就再次出现较快的上涨……似乎出现了某种轮回现象。

  仔细分析,这种推导的谬误之处就在于,好像种粮、养猪的农民,一个汗珠摔八瓣,辛辛苦苦一年半载下来,就应该得到较社会平均劳动价值低很多的回报。据媒体报道,即使在粮食价格、猪肉价格“飙涨”的情况下,链条最低端的农户,也并未因此收获到“超额利润”。如果价格走低,在其他成本连年上涨的无情侵蚀下,农户的生产、生活恐怕就要雪上加霜了。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生活不改善,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即使是应付“结构性通胀”,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增加供应量”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粮食产量到底能增加多少,并完全抑制住价格的上涨,还真是不太好说。国际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先不考虑,仅就国内而言,情况就真的不容乐观。前几天,国务院决定暂停退耕还林若干公顷的决定,就足能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吧。

  再看“全面通胀”论的问题。

  主张“全面通胀”的人认为,在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通胀:不但食品价格在涨,人价、地价、

房价、资源价格甚至自然景观的价格都在上涨。面对全面通胀的状态,“加息”完全必要而且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从现在到年底,最少还要加息两三次”,要保证“基准利率”不能是负数。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妨再顺着“全面通胀”的思路想象一下:隐藏在“全面通胀”背后的魔鬼,一定是“经济全面过热”、“人民币全面贬值”。在对美元不断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内不断贬值,到底意味着什么,对经济和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就此问题站出来明明白白讲话的好像还不太多。简单地拍拍脑袋想想,反正不是什么好事。

  更让人难受的是,在美元减息预期日益强烈(欧元、澳元等币种也差不到哪去)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持续加息,对热钱的预期和下一步的动作,肯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影响到国内的流动性。越加息,热钱越涌入,流动性越强,价格越“兴奋”,产生这样一个自我强化、自我拱卫的循环的结论,似乎并非杞人之忧。

  而最让人难受的是,达不到各界预期的加息、升值,在不能抑制热钱、抑制流动性的情况下,同样难以抑制

房地产价格的“偏执”的上涨势头。大概房产商们已经吃透了中央政府“投鼠忌器”的心理,涨价的步伐没有丝毫的迟滞。这两天,发改委下发了一系列的通知,要求各地不能借过节之机乱涨价,否则,将严惩之。虽然也已经有因为图谋价格串通而遭到惩处的“倒霉蛋”,但面对一点点“坐大”起来的地产商们,政府有关部门的尴尬之色就越发地显眼。仅仅为了“正利率”的加息,不但伤不到房地产价格,反而又扒了普通购房者的一层皮,进而直接打击了其他消费的增长。而简简单单的“扒皮”,显然不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好办法。

  因此,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最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寄希望于“六脉神剑”式的招法,动动手指头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是不现实的。因此,无论是“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概念的争论可以休矣。无论是什么样的通胀,亦无论是什么样的通缩,在中国目前发展的关键阶段,显然是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我们通盘考虑、统筹解决的。而且,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时不我待。比如,收入分配和地区发展两极分化的问题,强迫农民长期为经济增长无私奉献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房地产的问题,垄断的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的问题,等等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远非一两个单独运用的措施能够奏效,而必须构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体国民的智慧和团结,共同努力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倒不妨好好学习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人的精神,跳出一个又一个自满自足的小圈子,实现整个国家的更上层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