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行业紧缩压力并存 警惕中国经济过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4:4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周娜 综合报道

  关注

  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已成为时下诊断中国经济最常用的两个词汇,而以肉价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货膨胀似乎也为各界担忧。受长期存款利率过低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不断创造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的不平衡。

  有人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形容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即通货膨胀压力与行业紧缩压力并存。

  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投资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消费物价上涨3.2%,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上涨4.4%,7月份更是高达十年来的最高点5.6%,已是连续第五个月达到或超过3%;外贸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

  由是,“经济过热”这四个字至前台。事实上,眼下的中国经济列车,运行速度显然有些快,尤其在快的成分中,隐含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飞涨的股市、飞涨的物价,居高不下的投资等。“目前中国肯定存在经济过热现象。”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在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也指出:“要警惕经济过热。”

  几家之言不难看出,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通胀是中国经济拐点?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秘书长王建称,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物价上涨,是中国经济的拐点性变化。在“十一五”中期会看到消费物价的长期上涨变化,原因是工业化占用了太多的土地,同时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和1999年相比已经增加了约8000万人,土地供应有限,人口的增长增加了需求的刚性,这个矛盾会长期存在。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还要增加近2亿人口,但耕地不会增加,还要减少。所以我说由食品价格带动消费物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则认为,今年下半年会是一个拐点,即中国经济进入温和通货膨胀时期。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土地供给逐步下降,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使得农用地转向非农用地。二是劳动力已经走出充分供给,经济走出高增长、低工资的奇怪区域。“今年夏天我们去广东一带进行了调研,发现过去两年他们的工资涨了25%,但招工仍有困难,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农村的劳动力基本上以妇女、45岁以上的和未成年人为主,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农村作为劳动力蓄水库的作用在逐步消失。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用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农产品价格有上涨的趋势。现在的生产能力比较充足,企业利润比较高,还有一定的压缩或者是吸收成本上升的空间,成本上升并不会完全传递到产品市场上来,因此会进入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即通胀率在3%-5%之间。“

  CPI被低估?

  “投资过热、银行信贷过热、房地产投资过热、

房价的快速增长”等等一系列过热,都足以证明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现象。

  如果信贷投放过快,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在开始可能会推动经济增长得比较快,但它所导致的结果是,引起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结构不协调等等一系列问题。

  还有被低估的CPI。CPI已经是不止一次地被拿出来说事。由于权重并不合理等因素,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国内的CPI被严重低估,不能反映真正的价格水平。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将房地产纳入CPI的统计,这个结果将远远高于目前的数据。易宪容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式通货膨胀也相应地被低估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拉动内需时,房地产是消费;计算CPI时,房地产却变成了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温桂芳则认为,也许统计部门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分别采用两套统计方法。这样物价水平是高还是不高,到底有没有通胀,就一目了然了。

  据悉,加拿大有一位经济学家按照加拿大的指标体系,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把权重调整后作了计算,中国的CPI是6.8%。

  解决之道

  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已成为时下诊断中国经济最常用的两个词汇,而以肉价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货膨胀似乎也为各界担忧。受长期存款利率过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不断创造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的不平衡。

  政府频频出手调控物价、房价与股价正反映了对危机之可能的担忧。调控之道在于寻求利率、

汇率以及内外需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那么国家应该出台什么样的相应政策来应对目前的经济过热?“加息。”易宪容果断地说。“既然企业借到钱就是利益,那么企业不仅会拼命地去借钱,也尽力从银行借到钱来投资,投资过热也就自然了。”易宪容得出结论,“要改变目前中国投资过热趋势就得从最基本、最为核心的地方入手,从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入手,调升过低的利率。”

  但是在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升息只是调控的其中一个市场化的工具,这是政策的整体性问题。”“我们通过其他手段也可以进行调控,但是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系统通过利率手段来进行调控效果并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说明,左小蕾举例说:“在美国,只要一提息,银行和资本市场都会有反应。但中国银行受国家保护比较多,因而中国的银行系统对利率的反应并不明显。”

  所以加息效果是否明显,“关键不在国家宏观调控,而在于银行本身。”左小蕾说。

  然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加息未必是一剂解决目前经济结构性过热问题的良药。“在目前总体过热的经济运行形势下,继续加息肯定在所难免,下半年依然会是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预期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虽然对加息有着一定的期望,但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夏业良同时认为,即便是再次加息,也更多是一种信号作用,幅度、效果都比较小;“与其加息,不如取消利息税,或者不取消,采取分段计税的办法,对于低收入者的存款,实行低利息税或者免利息税,对于高收入者则实行相对高些的利息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