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评:民企应加强政策嗅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3:11 中华工商时报
环保总局潘岳副局长表态甘当配角,是一种谦虚之词。事实上,9日举行的第十二次绿色中国论坛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在环保总局的牵头组织下,中央经济部门已经或者即将出台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简单一点说,从现在开始,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遭到全方位的、越来越严厉的、永久性的、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的围追堵截。 对众多民营企业来说,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当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民营企业是市场上嗅觉最灵敏的一个群体,改革开放近30年来,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盈利最高的行业,都充满着民企忙忙碌碌的身影。 但是,与民营企业会赚钱、能赚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中央的每一次的宏观调控,受伤最深、损失最大的,也大多是民营企业。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具备优异的市场嗅觉,却没有高瞻远瞩的政策嗅觉。只会向钱看,不会向前看;只愿研究市场,不愿研究政策走向。如此以来,难免会栽跟头。 以此次绿色中国论坛为例,会议至少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一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已经制定出台了《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二是环保总局将联合财政部开展生态补偿的研究和试点;三是环保总局将联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保护核查;四是环保总局将联合保监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五是环保总局将联合商务部限制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产品出口。 试问,有多少民营企业注意到了上述信息?有多少民营企业研究过已经出台的政策?有多少民营企业从上述政策中嗅到了市场良机?又有多少民营企业预感到自己可能遭遇致命一击?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一个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民营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市场机会越来越难、政策机会越来越多的过程。在完善、提高市场嗅觉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嗅觉,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堂必修课。本报评论员 王义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