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APEC之际谈气候政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杨爱伦 随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在悉尼的召开,今年的第二场“气候政治大戏”登场。这第二场“大戏”注定是和6月份的第一场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大不相同的。八国峰会由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而德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兵”,在这个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堪称发达国家的楷模。但APEC是亚太的会议,所以欧洲人都不会来。这次做东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并非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模范生”,当然这与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关系。 澳大利亚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总理霍华德在任这几年,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主要靠得就是能源及其他资源的出口。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其煤炭产业快速扩张,在整个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条便是要摆脱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同美国一样,澳也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其主要理由是“京都议定书”没有对中国提出减排的要求。目前这样的说法几乎成为所有发达国家逃避气候变化责任的统一口径,然而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做的努力却被绝口不提。 霍华德的一番“苦心”是不是能得到其国人的理解,今年11月份的澳大利亚大选就将见分晓。澳大利亚是全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大约是中国的五倍。澳大利亚国内呼吁霍华德改革能源经济结构、制定减排目标的声音越来越高。如果想继续连任,选民的这种环保道德观念是霍华德不得不考虑的。而这次的APEC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无论如何,霍华德也要向世人证明他对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是有诚意、有想法的。 上周日,霍华德在悉尼发表演讲,敦促亚洲各国领导人另寻途径应对气候变化,他的主要想法便是以新机制来取代“京都议定书”。这里所谓的新机制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成形,2005年7月,霍华德号召六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签署了“亚太地区清洁发展及气候伙伴协议”。与“京都议定书”相比较,这个亚太六国气候协议不设立任何具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关于这个六国协议的成立,还有些有意思的花絮。当时澳大利亚和美国在策划时,原本打算是不请日本参加的,因为觉得日本在“倒京都”(京都议定书)这个问题上有局限性。十年前,日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各方将跨时代的气候协议以其城市“京都”命名。此后,日本不管在气候谈判的各项议题上起的是不是积极作用,至少对“京都议定书”这个程序框架是忠心耿耿的。不过六方中有成员认为“京都议定书”应该是最主要的国际气候谈判体系,其他的只能做有益补充,所以坚持要求日本也参加,只有这样,这个协议才不至于会有喧宾夺主的效果。 接下来,今年还有另外的两场“气候政治大戏”,时间都是9月下旬:一场是联合国的高层气候会议,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主持,主要目的将气候变化提到联合国的议程上,并且为联合国框架下的“京都议定书”打气。另一场是美国的最大排放国会议,将全世界的十五大排放国聚在华盛顿,在“京都议定书”之外来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目前的气象趋势,2007年很有可能取代2006年,成为历史上温度最高的一年。希望日益明显的全球变暖能给这一系列逐渐升温的气候谈判带去多一些紧迫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