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实施农村低保 提升乡村治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 11:17 21世纪经济报道
社评 将改革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民生问题之上,是在改革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的标志性事件。而要在民生问题上解放思想、推进改革,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不仅仅致力于民众经济状况的改善,而且致力于维护或重建民众习惯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公共生活、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等超越经济的层面。具体到致力于民生改善的新农村建设,解放思想的路径之一就是,在经济层面改善三农问题状况的同时,思考农村的美好生活方式如何可能。 最近,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民政部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目前,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部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预计到今年年底前,中国将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低保金发放到户的工作目标,届时农村低保对象将达到3000万人。取消农业税前后,国家不断推出增加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的举措,除建立长效的农村低保制度之外,还有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乡村道路建设以及粮食直补等等。这些措施根本性地改变了三农状况,成果显著。 低保发放和粮食直补一样采取了直补的办法。国务院要求各地加快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为低保对象建立家庭账户,通过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直接、及时地将低保金发放到户,从而避免此前一些地方扶贫款"雁过拔毛"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尽管国家会补贴县乡村政权因取消农业税费而减少的收入,但那些过去较多依赖税费的县乡村政权的收入毕竟要大为减少,它们或者要精兵,或者要简政,减少公共支出。 这种变化客观上造成了乡村治理逻辑的重大转变。随着一些地方以前依靠税费运转的一整套机制和机构失去动能,以此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就难以继续。国家直补并不能完全填补这个空间,因为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对公共品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公共品供给也不会随农民收入的增加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在一些地区,因为取消义务工,一些必要的公共事务无人问津,往往农户住房建得很好,村庄环境却极端糟糕。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与新农村建设追求的目标不符。 乡村公共治理的提升已经是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村民生的改善,不仅指农民收入数字的变化,还包括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的维护和改善。在国家直补难以到达的领域,如果农村的自发组织也发展缓慢,就必须加强原有三级管理体系的公共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提起这头、丢下那头"的困境,避免农民从中央得到直补的好处,却因公共品供应不足而遭受损失。 目前出现的乡村治理难题提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有必要从整全的人生需求来看民众的生活需要。也就是说,对于一般农民来说,可能并不需要有多富,事实上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倒是稳定安宁的生活状态、和睦方便的公共环境最重要。生活方式的维护需要公共品的进一步提供。在农村状况改善但城乡差距难以缩小的情况下,农民生活的自适最重要的依托,大概就是保存农村的生活方式,有稳定的亲情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农村的生活方式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家庭伦理为金钱逻辑所主宰,农村公共生活随着人口外流也越来越罕见,乡里人情也越来越冷漠。保有整全的生活方式比收入的增加更重要。 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应当关注和应对社会伦理秩序、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动。有人或许会认为,个人伦理和生活方式是私人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也不能干预。这种看法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政府显然有理由关注社会的人心秩序,如果没有稳定的人心秩序,也就谈不上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就新农村建设而言,重建农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心秩序,是与促进经济增长不大一样的社会事业。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挑战所在,也是魅力所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