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到底谁是"疯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1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卫东

  真相本来相当简洁:李书福(吉利汽车的创始人)不是什么"疯子"!

  读毕郑作时新作<汽车"疯子"李书福>时,我更加这样认为。一个起码的逻辑和事实是李书福造的车在中国市场有空间,而且能赚到钱。如果是在同时代的欧美和日本,还有一位哥们儿在没有什么新技术优势的基础下,呐喊着"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硬要跳出来"造车",那就绝对是一个标准的疯子。

  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全球的汽车"大玩家",联手中国的国有汽车大企业,折腾了20多年的市场,怎么还有"弱小"的中国民企出手的机会和空间?

  而当时这个市场的诡异还在于这样的戏剧化细节:"大众"汽车已经变得毫不大众,而造"中国最便宜家庭轿车"这样的"旗帜",是由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奇瑞的前董事长)这样的"地方大员"举起。

  说实话,真正让吉利、奇瑞们能够脱颖而出的,无疑是其在一个"恰当"的时刻,为满足一种已经相当明显的本土轿车消费需求造车。如果相对清晰的描述这一类消费者,其不是数十年来中国轿车市场最大的"消费者"官员阶层,不是老板和新贵阶层,而是富裕起来的数量更加巨大的平民家庭。他们已经有能力实现人生中第一次消费轿车的梦想,但对于价格相当敏感。他们需求的是既具有时代气质和品质,但必须经济适用的轿车。而这些需求和愿望在一个习惯以轿车消费为"划分阶层和身份"标志的时代,备受压抑和轻视。这个习惯被视之为"低档车"的市场,对于20年来,以在中国独特的政经体系中获取垄断利润的跨国汽车巨头来说,他们没有动力和精神去完成这样的事情,而对于那些深陷合资结构中的中国厂商而言,依附在跨国公司身上生存,大多更像一家财务公司或投资公司,也丧失了这样的精神,或有心也无力。他们都在一个垄断市场和权贵消费者的合谋中丧失了根本的企业家精神,将推动和迎接一个中国时代的汽车社会的兴起,变成了一门"只赚不赔"的"垄断"生意。

  你说,面对这样的巨大市场空白,李书福这样敏感的企业家能不"疯狂"吗?!据说,当年奇瑞的启蒙老师,也不单是什么日韩标杆,而是看着身边一个所谓的村办汽车企业"敲敲打打"一年就有上亿元的收入,眼热啊。

  对于这种诡异的市场,大前研一在其大作<无国界的世界>中曾俏皮地写道:"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使劲关门却关不上的情形。往往是10年前的旧车型,现在却又以新车型的名义再度引进,这些汽车的零件、备胎早就不堪其用了。"这位出身麦肯锡的管理专家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愚蠢行为,"在一个真正开放的市场,这些情况都不会发生,因为竞争会把低性能的产品淘汰掉。"他对于造成这样局面的角色也毫不客气:政府官员往往借着对市场的管制来发挥影响力,但是他们的新角色是应该"坐在后座"而不是"前排司机的位子"。

  的确,为什么能出现这种诡异的市场?

  尽管,早在十多年前就发表了其"全球化"发轫的大作,但大前研一的"无国界的世界"所秉持的框架和观念,在中国即使今天视之也太超前了,而其高瞻远瞩"关联经济体"的宏大趋势,所发出的布道,"传统的国界逐渐消失不见",一定会被视为足够"疯狂"的言论。

  的确,十多年前与大前对于一个"无国界世界"趋势和对策深刻探讨的同时,中国在吸引跨国公司和改造国企"合流"的趋势下,也形成了一个特别形态的"无国界世界"。说其"无国界",是因为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深入中国布局,说其特别,是因为这种"合流"特点是:既要市场换资本和技术,又保护民族产业;既要保护国有企业的特权,又要吸引跨国公司的到来。这样的合流,最终就是合谋市场。

  看起来,忙着热烈拥抱各国资本和公司的官员们,似乎成了大前研一"无国界世界"的信奉者。但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政经组合时,你就发觉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案例。因为,在生产许可证控制下的产业,制造汽车本身就成为一种特权,它首先是特定国企的特权,而后再透过合资,变成跨国汽车公司的特权,当然,此时所打出的旗帜还是壮大民族产业、企业,并且发展出一套相当发达的理论机器以正视听,而且很多是极具正义感的民族主义消费宣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诡异市场诞生的"中国式"背景。这次不用大前研一心直口快,我们自己也明白这样的市场本身就足够"疯狂"。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书福们这些"后进者"为了实现完全可以预见的商业机会,首先争取的并不是其造车的能力,而是如何获得这种"特权",解决出生的"合法性"问题。

  疯子是一个被世俗世界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行为异常的人物。至于李书福们其后所采取的造车路线,为获得生产目录借壳或挂靠,甚至搞足球,人们都知道是利用中

国足球这个壳谋划些什么。这些都是整个国家都明明白白的事情,没什么疯狂。最终这些"后进者"在政府间不同的利益和立场(政府体系的利差)中,解决了自己的"出生证"问题。吉利靠浙江省官员的"关怀",奇瑞背后就是安徽省政府。而这些都不出中国企业在30多年商业史上总结出的"商业智慧"。

  如果中国真有一部"疯狂"的造车史的话,让李书福们"疯"起来的实际并不是其个人。仔细分析,那种"疯",更多是人们对于可能要突破一个根深蒂固庞大体系时需要的感觉。但有多少种扭曲的政策和市场组合,就有多少种企业家行为的疯狂。中国30多年的商业史本来就是在貌似理性的疯狂与貌似疯狂的理性之间博弈出来的。这是理解中国商业史上所出现的"疯子"们的最好出发点。

  WTO也并没有革命性地改变什么。对于大前来说,无国界大趋势下的这种行为无疑是"疯狂"的,甚至是愚蠢的。所以,他一针见血:"在无国界的世界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代表并保护其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为公司及其某些行业当保护人。政府应该让一切透明化,好让人民能自己做主。这些事情办不到,政府官僚信誓旦旦认为一切为民众的服务,只不过是个幌子,远远落在其为某些既得利益的服务之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