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王杰:节约能源需要政府引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02:5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王杰

  日益紧缺的能源正在困扰着人类,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与国外相比,我国居民的节约意识还比较落后。一项针对十城千户消费者的调查显示,我国家庭节能空间巨大,47%的家庭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现象”,31%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在乎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但没有采取节约措施”。

  节约意识的普及需要政府不遗余力地宣传、引导,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尤其值得借鉴。美国政府对节约常识的宣传可谓无孔不入,他们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笔者去美国旅游的时候,曾收到当地政府印发的一本小册子,详细列举了各种节约常识,比如:“养鱼的水千万别倒掉,用来浇花,花会更艳。”这种言简意赅的提醒相信会有不错效果,但在我国却鲜有地方政府这样去做。

  其实,即使政府不作出强调,大多数家庭也都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只是苦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和节能设备的滞后。比如,我国的家用电器产品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25%至60%,如果采用节能光源,再把国内现有的1.3亿台

冰箱全部换成节电冰箱,两者相加节省的电,就相当于省出一个多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而这一切并不能依靠家庭来解决,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有时候甚至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来进行。比如,从2006年开始,苏州市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4万户家庭的老式水龙头、马桶进行免费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全市10万户的节水器具全部改造完毕。政府出钱给百姓免费更换节水器具,是建设

节约型社会的务实之举———全苏州市10万户需要改造的家庭仅在马桶用水上每月就可以节约近13万吨自来水,政府的这个投入可谓是一本万利。

  当然,在节约方面,政府官员应该担当节约型社会的引领者。近年来,英国许多高官都在节能方面用心摸索,首相换上了节能灯;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改骑自行车上班;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顿为了省水,连续15个月小便不冲马桶。这些做法有的虽然让人发笑,却都是令公众记忆犹新的节约典型,而公众的效法必然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却往往成为浪费的引导者。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人均耗能量、年人均用水量和年人均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

  民以官为范。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大障碍是:个别地方政府一方面铺张浪费,一方面又试图让民众养成节约的习惯。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荒诞逻辑。节约资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以身作则,大力扶持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民众节能提供方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