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外企内地上市一举多得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杨宇东

  红筹股“海归”是近期市场热议的一个话题,无论是红筹公司,还是监管部门,都表示出了乐见其成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思路再拓宽一些的话,非红筹的纯境外企业在中国内地发股上市,其实也没有实质性的法律障碍,这不仅会给内地金融市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诸多积极影响,还有利于部分解决当前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境外公司中国上市,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话题。记得在1993年的时候,当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不久,雄心勃勃,“我们要让奔驰股票在上证所挂牌!”总经理尉文渊大胆地提出了让外国公司在中国发A股的设想,令我们这些听者激动不已。当然,以当时的市场条件和制度环境,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设想。2000年,在中国拥有庞大业务的外资公司联合利华也提出过在上证所挂牌的愿望。同样,在中国内地股市重疾缠身的情况下,愿望终归不能变成现实。

  但考量当下的中国内地股市,我们发现,这种愿望已经脱离了早先在市场建设上的理想色彩,具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的最显著之处是

股权分置改革给内地股市带来了制度性转折,市场的“正常化”使得包括境外资金在内的各类性质的资金能够放心地流入,近来内地股市的日成交量动辄两三千亿,已经超过亚洲其他市场的总和,而公司数量也在同步急速扩张,市场已经具备了成为海外大型企业第二或第三上市地的承载能力。

  境外公司中国内地上市背后所蕴涵的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像上海这样一个立志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来讲,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是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吸引境外企业上市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当前纽约、伦敦、纳斯达克等全球性证券交易所的竞争,主要还是体现在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上,失公司者失天下,几家交易所之间整合的举动也印证了交易所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如果起步已晚的中国内地证券交易所在公司资源争夺方面不再迈出国际化步伐,弱势将更难逆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势必受到影响。

  境外企业内地上市的另一大显著益处在于:当下内地股市异常火爆,投机气氛浓烈。由于优质企业资源后续不足,以及发审委换届的技术原因,市场供应明显不足,这也是导致股市非理性上涨的重要原因。引入境外企业内地上市,对于改善市场供求矛盾,倡行价值投资理念,理顺价格体系,同时借助境外公司先进治理经验,改善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都有直接的帮助。

  其实,吸引境外企业内地上市,也能部分改善中国当下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无论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

股票还是美元股票,都面临资金汇出问题(或是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是美元直接汇出),有利于吸收中国双顺差等原因导致的流动性,缓解货币政策的压力。而像巨额外储也有了在国内直接投资的渠道,无论在安全性和效率上都要好于QDII等形式。

  从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境外企业内地上市也没有实质性的法律障碍。《证券法》并未禁止境外公司在我国境内的证券发行与交易,而《公司法》的适用对象是境内公司,其关于公司在内地证交所挂牌上市的规定对境外公司并无约束力。真正的问题在于外汇管理,由于我国尚未开放资本项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在募集资金兑换和出境方面需要取得政策突破。在我国外储高企,国家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的条件下,笔者建议,参考当初外管局颁布“77号文”对中国赴境外上市公司外汇进行特殊管理的做法,顺应形势发展要求,联合证监会等部门再行颁布关于境外企业中国上市的外汇管理办法,设立特殊账户,进行管理和规范,同时,在境外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证券监管部门也需增加相应管理办法。只需简单的政策变动,境外公司赴内地上市便无任何障碍。

  当然,中国资本市场对外企到底有没有吸引力呢?当初的联合利华因为庞大的中国业务而希望到中国挂牌。今天,汇丰银行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联络上证所。归根结底,是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着境外企业,再加上几乎全球最高的IPO市盈率,谁不想来呢?(作者为本报编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