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肖擎:怎样看待农民工换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09:08 红网

  农民工是一个身份专用名词,它除了标注人的劳动属性以外,还标注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内心的自我认同感。当仅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一些改变时,我们可能还无法证明这个群体已经进步到令我们宽慰的程度。

  5月中旬,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了在广州、深圳、汕头、中山、佛山、东莞的制造、服装、五金、玩具、电子、食品等企业中,对外来就业青年业余生活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2006年末,广东的外来人口超过2600万,其中18—40周岁的外来就业青年占70%—80%左右,这些人更加关注自我,更加认同城市,加速自我提升,维权意识更强,已经成为第二代农民工。(5月28日《人民日报》)

  我不怀疑这个调查得出的结论。的确现在的青年农民工比起他们的父母,独立性更强,对城市的渴望更明显,鲜明的个性更突出。可是这种调查仅仅是关注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关注了他们如何分配业余时间,并没有关注他们的权利状态,或者说作为一个公民的状态。“第二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父母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是他们的权利的获得、公民价值的体现与他们的父母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作为进入城市的外来人,他们同样都属于没有自豪感,没有归属感的群体。

  不论业余生活如何丰富,生活背后支撑青年农民工底气的那些东西,他们可能并没有。“第二代农民”生活的再怎么有个性,再怎么城市化,那种走在大街上昂首挺胸的底气有吗?把一个“80后”农民工和一个“80后”城市小孩放在一起,也许他们还可以感觉平等,可是我们配备给他们社会环境,比如家庭、朋友、活动范围、所享有的资源,他们还会感觉平等吗?“80后”农民工聊QQ,蹦迪,去酒吧和小歌厅唱歌,在大排档喝啤酒,甚至有时间还跳跳交谊舞,都不必然说明他们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因为他们仍然会选择跟自己的农民工朋友在一起,而不是与城市人打成一片,他们的心灵仍然处于城市的边缘。

  改变生活方式通常是很简单的。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有追求理想生活的心理,就可以实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其实很多生活内容都是相同的,比如乐于与同龄人交往,喜欢现代技术所衍生出来的各种东西,聊天、上网、玩游戏,等等。乡镇里面的网吧,就是不分城乡身份的孩子的共同场所,他们都可以在里面欢声笑语,快快乐乐。而改变农民工本身所依附着的不平等、低下、弱势等属性,需要制度的转变,需要社会对人重新确立起一种尊重的信仰。

  正如这个调查所提到的,仍然有“80后”农民工想要找城里人当老公,这样是为了“以后孩子读书好办”。仍然有人怀抱进事业单位的理想,像城里人一样有份稳定的工作,受人尊敬。仍然有人在找工作时希望单位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希望被他人尊重和被社会认可。比起唱歌、跳舞、聊天,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因为生活不只是业余时间如何打发的问题,它更包括一个人基于生存现实的诸多考虑,住房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后代的问题。没有权利的实现,平等的普及,不论业余生活如何丰富,不论这个群体构成如何变化,其生存现实都令人担忧。

  [稿源:红网]

  [作者:肖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