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猪肉涨价 加息升值压力增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03:02 第一财经日报

  顾蔚

  中国过度充裕的资金先流入房市,接着进入股市,现在已经进入了商品市场。猪肉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使得中国面临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加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从猪肉开始,涨价潮已经蔓延到鸡蛋等副食品。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5月份的前三周,中国大中城市的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43.1%,鸡蛋零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1.6%。作为猪肉替代品的家禽和牛羊肉等价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扬。

  猪肉价格上涨,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了实体经济价格上升。这体现在

房地产价格大涨,抬高了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成本,而股市红火带来的财富效应又使得对副食品的需求上升。

  外因是国际能源价格大涨,使得乙醇作为替代能源的吸引力增强。由于玉米被大量拿去提炼乙醇,1至4月,养猪养鸡的重要饲料玉米价格较去年上涨20%。玉米加工厂上马热潮席卷东北主产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明两年中国将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温家宝总理近期高调考察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并拿出七点方针。但粮食价格上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现象,难以在短期之内逆转。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粮食生产为16.6亿吨,仍较世界需求低2000万吨。

  瑞信的亚洲经济学家陶冬称,这将是连续第七年国际粮食供小于求。对于已处于20年低位的粮食库存来说,进一步下降几乎无可避免。全球农业用地在减少,新兴国家的需求在上升,而将粮食作为替代能源更加深了农产品的供需失衡。

  发达国家每个家庭平均花销10%的收入在食品上,而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平均花30%的收入在食品上。食品在中国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篮子里有沉甸甸的分量。高盛指出,猪肉占CPI的权重为7%,考虑到其替代品,比如鱼肉、牛肉和家禽等价格的上扬,光猪肉价格的上涨就足以使得未来几个月内CPI涨幅超过4%。中国3月份的CPI上升3.3%。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随着政府继续进行要素价格改革,提高水电等公共产品的价格,长远来看通胀不可避免。

  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扣除税后存款利率低于通胀。面对实际负利率,最近中国每日有近30万大军进入股市,其实也是不甘心让资金放在银行里贬值。高盛认为,中国通胀的上升会增加升息的压力。通胀继续上升,负利率的问题更为严重,会进一步刺激资产价格泡沫。

  印度比中国股市提早两年启动,泡沫更早从虚拟经济转移到了实体经济。印度通胀处在5%到5.5%的高位,印度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借款利率,以及让货币加快升值的办法来控制通胀。印度卢比是今年亚洲表现最好的货币,迄今为止已经升值9%,本周一更达到了9年来的最高位。

  自从2005年来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8%以来,迄今为止兑美元

汇率上涨了5.2%左右,但近来人民币对亚洲贸易伙伴国家的汇率反而小跌了一点。高盛的梁红在报告中写道,印度的每人平均收入不到中国的一半,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印度一样,用汇率政策来更积极地调控经济?牵动民心的猪肉涨价或许可能会成催化剂。(作者为路透专栏撰稿人,联系信箱:Wei.Gu@reuters.com)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