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降温双热需要货币环境正常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02:49 第一财经日报

  倪金节

  自从2003年,中国经济新周期出现至今,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

  时隔四年后,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逐渐成为现实,经济的“热度”直逼政府的心理底线。当下,一方面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CPI和贸易顺差等实体经济数据长时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资产泡沫从2006年开始持续膨胀,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等金融数据热度一直未减。时至今日,实体经济和资产市场出现“双热”,再怎么强调经济的“热度”也不为过了。

  面对第一季度和四月的经济数据,上周末,央行 “三药”并用,加息、增加准备金率和扩大

汇率波幅,可谓史无前例,足见央行对经济“双热”是何等的忧心忡忡。央行的决心值得称道,但如此用“药”力度,对 “双热”的中国经济能起多大的“降温”作用,笔者不敢有很高的期许。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诸多疏漏,资本市场种种制度性难题尚未破解的前提下,寄希望于货币政策等市场化“药方”来缓解经济“双热”,委实会陷入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的困境。

  从2004年10月央行第一次下“药”以来至今,将近3年多的中国经济一直热度不减。特别是,央行今年3月17日第一次调息和4月29日第七次连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票市场双双“反其道而行之”,而且主要是金融类股票,特别是银行类股票引领了上涨。与此对应的是港股在这些信息的冲击下都有正常的下调,A股市场却不理会央行的良苦用心。

  这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首次突破3%至3.06%。短期来看,相比于股市数月翻番的行情,3%实在不值得一提,试图通过加息来收回一些涌入股市的资金,基本不可能。但从长期来看,货币环境的正常化却迫在眉睫。在当下,货币政策可能对经济的“双热”不能起实质性的“降温”作用,但没有货币环境的正常化,却会使经济加速炙热,央行的这次下“药”,更多的是在防止经济的“温度”继续攀高。

  相比于准备金率提高一次性收回1600亿元的流动性,加息使货币环境逐步正常化的不足为鲜,这次汇率波幅的扩大却实实在在让市场大吃一惊。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幅已超过7%,但贸易顺差不降反升,急遽攀升的外汇储备让央行坐立不安,这次扩大波幅预示着央行试图通过人民币的加速升值,来缓解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流动性更为泛滥。可以预期,

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快跑将成为常事。

  虽然企图采用理论上的办法,通过货币升值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从而使贸易账户逐步平衡,究竟是否为最佳的选择还无定论,但当前已没有更为有效直接的手段从源头上收紧流动性。只有遏制住了巨额的外汇占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

  央行“三药”并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降温”作用可能不大,不像行政手段那么立竿见影,但这次调整,预示着货币政策在未来调控中将会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央行的动作也将更频繁,货币政策开始在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才是 “三药”并用最为深远的意义。(作者为媒体专栏作者,财经评论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