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以人性化政策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 17:5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评论员 刘波

  近日中国政府在对非关系方面举措频频,亦引起世界舆论广泛关注。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将任命资深外交官刘贵今为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其近期工作将重点围绕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展开;中国还将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275人组成的工兵分队。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举行的非洲开发银行第42届理事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累计已免除非洲国家欠华债务109亿元,目前已承诺并正在办理的免债还有100多亿元。

  仔细考察,这些举措不只体现了中非关系近年来的持续升温,而且表明中国的对非政策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以国际合作方式解决非洲政治与社会问题,而不只是简单借助资金与技术援助、开展双边贸易与投资等经济方式。可以预料,这种新思路必将有利于扩展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发挥中国的软实力。

  时下对软实力概念的误读是将其范畴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这样的解释过于狭义,也并不符合其本意。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发挥不仅仅在于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电影等文化产品的传播、“孔子学院”在非洲的成立,更重要的是在于以中国的对外政策、政治价值观乃至经济吸引力取得非洲人的共鸣,使其更愿主动配合和帮助中国在非洲的政策目标。

  以此次的达尔富尔冲突为例。该地区自2003年爆发族群冲突以来,已经有大量人口死亡和难民流离失所。而此次中国官员和联合国方面均认同的是,正是由于中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苏丹政府才原则同意接受联合国和非洲联盟混合部队进驻这一地区,以控制那里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达尔富尔问题不仅在非洲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苏丹国内民众也对本国政府未能及时制止流血感到不满,此次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事态解决,如能取得明显成效,应当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非洲的道德感召力。

  当然,“不干涉内政”一直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在非洲广受欢迎的基石之一。但在别国爆发激烈内乱、引起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时,在联合国的框架内适时、适当地发挥中国在该国独有的影响力,配合国际社会的联合努力对冲突加以调停和控制,这种做法不仅无损于不干涉内政原则,而且对提升中国的国际人气有利无害。

  所以说,发挥软实力不应只限于以国际会议等形式进行上层交流。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发挥,其受众不应只限于上层精英,更重要的是要让非洲的下层民众对遥远的中国产生理解和喜爱,从而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大量投入西方公司所不愿涉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平民提供医疗服务,帮助非洲防治疟疾、

艾滋病等成就有目共睹,这种“草根路径”非常成功,为中国赢得广泛声誉。民意调查一直显示,多数非洲人对中国抱有好感。这种促进中非和谐共荣、良性互动的做法应当继续。

  与此同时,非洲国家近年来对于可持续发展、良政、减贫、防止非洲经济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被边缘化等议题有了更多关注,参与解决这些问题也应列入中国的对非政策日程。例如,目前的多哈回合世界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而非洲国家因国小力弱处境不利,在此情况下中国如能利用与非洲同属发展中世界的共同身份,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谈判,也必将促进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回到达尔富尔问题。该地区目前基本处于无政府的内战状态,苏丹政府控制局势的作用有限,混合维和部队进驻后能否控制局势也是未知数。解决此问题,中国只能发挥辅助作用,而且已经发挥了这种作用,如若追随西方主流叙述方式,夸大中国的责任与义务,那将陷入另一个极端。头脑保持清醒,行动保持克制,在非洲问题上坚持中国立场和叙述方式,也是发挥“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发挥,其受众不应只限于上层精英,更重要的是要让非洲的下层民众对遥远的中国产生理解和喜爱,从而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