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企职工工资普查不能只盯着工资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10:51 三湘都市报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个温馨而时髦的民生性理论建构,客观地说,那些在岗的、下岗的、转岗的国企员工们,在国企由“传统计划结构”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凤凰涅槃时代”支付了代价不轻的“沉没成本”,我们曾谓之为“改革阵痛”,现在,国企的面包做大做厚实了、也是到了全员共享的时刻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21001元,比上年增长14.4%;200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理论上说,所有这些数字利好都指向一个既定的逻辑结论:国企职工工资该相应幅度地水涨船高了。

  现实是充满悲怆色彩的: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人收入过低;基尼系数越过了0.40的警戒线、且呈扩大趋势;内需不足、投资消费关系不顺;低收入职工生存惟艰”等宏大背景里,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之“低”,似乎正促使这些趋势朝不可逆转的方向奔腾。有几个语境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是国企老总等管理层被“晒”出来的工资福利连“国际水准”也要瞠目结舌;二是各地“第一贪”的“桂冠”不断被国企老总摘得并连绵易主刷新,昭示着国企老总权力制约(尤其是财务制约)呈现一种长期失衡的诡异;三是譬如“上海市50.6%的国企职工近3年内没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分文未涨”等新闻屡见不鲜,一些国企高级管理者的收入正搭乘“效益快车”扶摇直上,而与一线职工的落差渐次“马太效应化”。

  诚然,很多地方已经保持了对这种工资失衡与监管失范的警惕,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一线职工未增加工资的,经营者工资也不能增加”,但,这个“指导意见”的命运似乎堪忧,譬如广东,很早就开始发布“工资指导线”,要求“正常生产的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1%,工资增长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15%和3%”,事实呢,这条缺乏约束和惩戒刚性的指导线被事实归谬为“不大顶用”。国企职工工资领域内的“乱像”,表面是分配领域的迷局,实质却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初次分配领域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非法化曲解、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权力化扭曲。

  国资委出面调查国企职工工资增长情况了,这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国企职工而言,这“工资单”上的“工资”就是养家活命钱,但,管理与技术人员呢?很多人除了拿数十万、上百万年薪外,还有数额不相上下的期权(且基本上每年都能兑现),甚至还有超越工资水平的名目繁多的福利等,国资委既然兴师动众地出来“普查”了,就应该在能力范围能把显形与隐性的“工资构成”核查清楚,只有建立在“真实工资”之上的核查数据才能真正破解眼下倾斜的国企劳资关系博弈,以期构建扎实公平的“和谐分配”格局。

  当然,如果说我们还有更高层面的奢望的话,不妨建议国资委牵头像“全国人口普查”一般对“全国工人工资”来个抽丝剥茧的“大起底”:既有助于遏制工资落差惊人的失实流言,也能还原“涨利润不涨工资”的事实真相。请相信,对低工资“心有戚戚焉”的,不只是“国企职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