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产能增长惊人 经济可望继续高增长低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03:13 第一财经日报

  赵晓

  近期,笔者在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进行研究时发现,中国近年来的产能增长惊人,可望支撑经济在高速平台上继续。

  笔者对数据的检讨发现,2000~2006年,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足足增长了7.8倍。电力生产的增长从2002年开始进入高峰,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高峰后最近2年维持在13.5%的增长水平上,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中间则经历了2005年中央对于新增电力的调控。

  伴随着电力增长的稳定,原煤产量也渐趋平稳,从2000年的12.99亿吨,增长到2006年的23.8亿吨,增长了1.8倍。增幅则从2003的2.7亿吨缓慢下降为2006年1.7亿吨。

  钢铁产量在总量上从2000年的12850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42266万吨,增长了2.2倍。在经历了2004年27%的高峰后经过最近两年的宏观调控,已经下降为2006年的19.7%,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

  水泥产量从200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1倍。经过2006年初的调控后,全年的增长率反而提高到15.5%的高位,仅次于2003年的18.9%。

  仔细考查几大基础性行业的产能变化,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过去几年产能上升很快,尤其是瓶颈产业的电力。产能的上升说明,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到11%左右。也就是说,即便中国经济保持11%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仍有可能比较好地控制,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有可能在更高的增长水平保持可持续。

  2.产能总体上处于稳中有升的状况,由于中央这轮宏观调控的作用,无论是电力生产,原煤产量,以及钢铁产量,基本上增长都渐趋稳定,但是由于前期基数过大的缘故,因此在总量上依然在高位。而水泥行业2006年产能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扩大了对水泥的需求,同时水泥出口持续增加,(到2006年11月底已累计出口水泥及熟料3363万吨,同比增长73.7%),同时产能的扩大与行业效益的提升共存,到2006年11月底,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2.38亿元,同比增长104.8%。

  3.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强势,尽管存在中央的调控,但是客观上需求的强劲,产能的扩大在短期内很难遏止。20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了11.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3月份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发电量、原煤等

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5%和14.8%;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十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2%、53.7%、43.0%、44.4%和30.8%。在强势拉动的经济环境下,中央的调控更多的是出于对行业产业结构提升的考虑,而限制产量尤其是限制瓶颈产业的产量并不是宏观调控的目的所在。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