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留白式管理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4:04 《数字商业时代》

  方法篇

  “留白”式管理新时代

  “80前”上司遇到“80后”员工

  采访·撰文=丁凯

  当越来越多伴着物质充裕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进入职场,面对这样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群体,作为管理者的“80前”们该如何行动呢?

  是继续固执己见,让这些小年轻们去适应自己,以捍卫得之不易的权威,还是敞开胸怀,忘记过去的一切,试着去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新的(可能是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还是?

  在中国,车辆被要求规规矩矩地停在白线圈定的框框以内,而在很多西方国家,除了白线之内,其余任何地方均可停车。这一内一外的区别,可能正预示着中国的管理者们所必须接受的转变。

  “80后员工进入职场,需要管理者提升自己的

领导力。”美世咨询高级管理顾问赵溪说。

  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华声在线资深副总裁、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也深有感触,“前一阵在韩国讲课,发现韩国也有这个问题,跟索尼的一位高管聊,发现日本也有这个问题,台湾省也是这样。这已是一个普遍现象。”

  但这种挑战对在中国内地的管理者可能会变得尤为突出。LG中国的一个总监正纳闷,为什么3年前公司在中国招聘的大学生,现在90%都不在这了?而宝洁则年年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对应员工跳槽比以前快和业务发展的新形势。

  “你必须清楚,他(80后员工)不(再)是为你工作的,(而)是为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的,为他自己的成就和在老的时候有很好的养老待遇而工作,既然是为自己工作,如果人家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人家跳槽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孙虹钢反问道。

  在长达两个月的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刚刚熟悉西方职业化管理系统的中国管理者们而言,应对80后带来的管理挑战,首要的不是思考如何做,而是必须敞开胸怀,重新审视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把本来就没有完全吃透的西方管理教科书扔进垃圾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开始行动。

  重新理解忠诚度

  建立企业员工伙伴新关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这样描绘“下一个社会中”:为一个组织工作的人员将越来越多不是全职员工,而是兼职、临时人员或者顾问和承包人。种种迹象表明,80后占主流的社会,其特征正越来越接近这里所谓的“下一个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教科书中关于员工忠诚度的篇章首先要被忘掉。由于竞争加剧,商业组织的寿命变得更短。目前,日本和欧洲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为l2.5年,美国跨国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是40~50年,但有62%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不到5年,能超过20年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只有2%的企业其生命周期能达到50年。同时,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的改善,个人的寿命变得更长,个人的职业生涯正被拉长到40年,甚至更久。

  因此,企业不再能要求个人毕生忠诚于某一个商业组织,他们将更加忠诚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万科的员工细分研究,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员工的职业需求(参见《欢迎来挖角》)。

  与此同时,尽管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仍是员工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这种情况在发生变化。在中国金融工具的丰富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让人们拥有多种收入来源。80后正在涌入深、沪两地的交易所,这些交易所的服务人员发现成批的年轻股民进入股市,他们甚至还不知道买入和卖出的操作方式,就开始了股民生涯。李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现在一边读研究生,一边炒股赚钱,并打算30岁之前不会进入职场(参见《先赚钱,再就业》)。

  经济处境的变化,自然影响到80后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和价值观。社会学家的研究已经显示,80后员工将金钱作为成功和幸福标志的比例,明显低于先前各个代际的人群。相应地,他们选择公司的逻辑,也主要是看一家公司对于自身职业技能提高的帮助。而由于80后未曾经历物质艰辛的生活,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你将很难找到“将就”的状态,他们要么热衷自己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

  这就意味着,为了吸引住这些80后,需要支付的薪资增长速度可能会大大超过公司内经验丰富的老职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80后员工的绝对数目也会越来越少,公司的选择实际上是在变少,这也会增加吸引他们的成本。

  因此专家们都认为,与80后们建立类似生意伙伴的关系,可能会成为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筹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出路(如果不想付出过多的经济成本的话),老板们可能需要尝试用看待宠物猫的眼光看待80后员工,学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你必须对他们尽责,但他们未必要对你尽责,也注定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一声号令就跑到你的身边。”孙虹钢说,他劝诫部分老板放弃单向思维、“蛋糕”思维、自我中心、斗争思维等思考习惯,特别是善待离职和犯错误的员工。

  容忍不同,善待离职员工

  开辟容错式管理新前途

  专家给出了三条针对80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是善待离职员工。如果合作伙伴有了更好的选择,应该从朋友的心态予以祝贺和鼓励,企业应该营造这样的人员流动环境:允许员工跳槽,并积极欢迎他们回来。并且应该对外界宣称,离开本公司的人都有了更好的境遇和更高的薪资,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

  相应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方式应被摒弃。因为公司必须开始学会让人员流动起来,对某个人充分授权、委以重任的方式将培养出高流动性、高替代成本的人才,不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公司应该在流程和岗位方面进行精确设置,以培养低流动性、高替代成本和高流动性、低替代成本两种人才。咨询业的新华信集团就是这方面的实践者(参见《欢迎来挖角》)。

  二是容错。合作伙伴出错是正常的,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包容企业的管理错误,就要学会包容员工的错误。严丝合缝的、高惩罚性的管理制度也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是容忍多元化的价值观。80后员工具有自由主义的道德观,凡事不再以正统道德体系作出非黑即白的评价。老板有自己的价值观,但要容忍80后的价值观与你不同,因为是合作伙伴。因而,企业需要超越物质利益至上的信仰,但不能追求一元化的企业文化。

  但提倡容忍多元文化,是不是就意味着公司不再需要一个可以传承的企业价值观了?按照《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研究,过去那些能够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有一个始终坚持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明基公司的做法是,从一开始就选那些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相近的80后,并在强化这些企业价值和文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见《寻找“聪明老实人”》)。

  在针对80后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特点,就是他们认为那些管理程序细致到位的企业,反而更能让他们留下来,工作也容易上手(参见《未来的冲击》)。对此,专家也认为公司或者应该拥有专有的资源、技术、习惯以及工作流程体系,员工身处特定流程,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外部流动性;或者应该精确设置岗位,通过过程管理保留产品开发的全部文稿,以及客户开发的全部过程。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又要回到传统的控制老路。曾先后在爱立信(中国)、亚信科技担任要职的盛禹铭集团董事长张醒生认为,对80后最好的管理方式似乎是“留白”。在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了多家创新型公司后(在这些公司中,有成批的80后员工和创业者),他认识到,商业组织不仅应该善于认识、管理80后新生代,更应该善于任用他们,发挥他们身上的创造力和激情。

  “商业组织应该重新调整控制与激发的平衡关系,给80后以更大的空间施展作为。”他说。

  发动参与,激发创造力

  留白式管理好处多

  张醒生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他旗下的某家创业公司,曾打算策划一次到公共场所志愿捡拾垃圾的公益活动。在讨论会上,一名80后员工提出了激进的反对意见,认为按照预想的方案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活动方案最终在80后员工们的参与下,被调整为通过互联网发起和召集,并根据个人回收垃圾的多少,衡量活动参与者的贡献度,在网上给予相应的称号和奖励。

  “由于80后员工积极发表意见,这一活动变成了充满互联网精神的方式,这在以往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多为80后员工敞开发表意见的渠道,因为这往往会给管理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思维方式。”张醒生感慨地说。他同时发现在自己的一些公司里,员工们对企业领导慷慨激昂地在大会上宣讲的方式不再买账。

  他还曾尝试让60、70、80后的员工在一个小团队中工作,因为他发现80后很乐意成为小团体的意见领袖,团队中的80后具有激活整个团队的思维、吸引其他代际员工深入参与讨论的能力。

  在他看来,参与就成为80后的管理者们的两字真经。“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件事,在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多半有过被要求参加植树活动的经历。当时我们自己心里都会怀疑,仪式一般的植树活动种下的树究竟能否成活。”张醒生回忆道,“这些年走过很多地方,看到巴西、英国等地的狂欢节,又想起在上个世纪80年代,每当有要人来访,北京的居民往往被街道集体安排在路边夹道欢迎,我想,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不是民众自己选择参与的。”

  因此,他认为,公司应该尝试为80后员工留出自发参与、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而不再是依靠压抑的行政命令。

  美世咨询高级管理顾问赵溪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六、七十年代人习惯“听话”,而80后则不甘于只是听命的地位,因为他们在成长中一直是有决定权的。所以,“应该让80后员工多参与”,“在做建议方案的时候,主管们应该让他们多参与,80后员工也不是要求你在多大程度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是在多大程度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自由发挥他的作用。”

  拥有近3000名80后员工的腾讯公司,就是深谙参与式管理、平衡创造力激发与控制的典范(参见《3000人与30人的沟通》)。

  “如同现在某著名碳酸饮料公司配给员工的手机是带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一样,工业时代的思维是管理员工的屁股,所以只得到屁股;同理,如果你尝试管理大脑,将得到大脑。”孙虹钢最后这样形容“80前”和80后管理的不同。

  一个70中层的80后管理秘籍

  一、针对狂妄的员工:

  曾有个新来的员工,挺聪明。我便吹嘘他很厉害,专门培养提高他的技术专长,三四个月他就成长起来了,大家也肯定了他的技能。于是,我提拔他做了个小干部,领导一个小组的工作。不想,他开始不尊重我了,显得有些狂妄。因为公司的项目比较多,我就派给他他所不会的任务。面对这个新的工种,该员工水平明显不行,作品质量不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积极性也明显受挫。于是我鼓励他要加把劲,几个月后再调他回原来岗位,他就不狂妄了。

  二、针对自我、“独”的员工:

  我告诉有这种特性的员工: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教这几个人工作,你的贴图很好,我要求你跟大家共享,命令你教给大家。你想把好的技术藏起来,那没关系。我是技术专家,你用时多少完成的东西我有数。你先规划个大纲,今天几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把工作尽可能的细化,例如把一个问题分解成10个。跟你学的员工学完要作报告,针对每个原因责任到户。你能做出来,别人做不出来,一找原因就知道你教没教。

  三、针对有创新精神的员工:

  一是让他有机会学习,让他做的东西有挑战性。例如画角色的,每一个步骤我都夸奖他,不能批评他,一批评可能就真不行了,他们抗打击能力比较弱。我给他树立很高的标准并鼓励他。有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孩子,水平一般,逼迫她1个多月就达到了国际标准。

  四、针对责任心不强的员工:

  80后通常对加班很反感,所以我们尽量不加班。我们有专门的软件统计作品时间,例如规定4天时间做一个

恐龙模型,要求准确率百分百,并满足10多万个多边形数目。如此规定好任务与合理时间后,若完不成周六或周日补工时。

  五、针对不负责任的员工:

  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却不按时完成工作,如果他做了80%我便不承认是80%,我就说是60%,我不在乎他是不是知道我是故意“整人”。剩下的40%我找别人(工资高的人)帮他做,从他工资中扣钱给接手的人,扣的会比较多。下次找机会我再交给他一个任务,告诉他很重要,其实可能不重要。并且说这次会把上次他的损失补回来,他通常就会认真了。如果还是完不成,那就是他的坏毛病深入骨髓了,这样骨子里不负责任的人就不要了。

  六、针对“个性强”的员工:

  公司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流程,每一个任务都要根据公司提供的方法做模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方法比公司现行方法好,并且证实可行,有相应奖金。不遵守还是用自己的方法,阻碍了工作进程就要按损失的时间扣工资。

  七、针对“跳槽”的员工:

  我们现在是软件控制下的流程化管理,任何一个底层员工流失对公司来说都没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公司的80后是很好相处的一批年轻人,他们很单纯也还不会玩心眼。很爱学习先进技术,最大的奢侈消费就在个人电脑升级上,这也是和我们职业有关系。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服从命令并不难,要沟通,打开天窗说亮话,不顺耳的话也要听进去,绝不打击报复。要宽容,小事不计较,不跟他们“摔脸子”。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施行,有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的老板充分放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