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人力定价权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 02:34 第一财经日报
程维 在一个全国性论坛上,重庆市一位主要官员说,目前重庆市中、高级人才紧缺。他说这番话的后缀是,希望重庆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但是,在短期内,中、高级甚至顶级人才会迅速积聚到重庆来吗?不会,因为重庆现有的经济条件及人力定价水平还不支持这一愿望。 原因比较简单,重庆的人力资源价格支付能力太低,企业及老板们无法支付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因此无法形成人才积聚洼地。 几天前,我见了某保险公司的一位老总,他说,自己将离开重庆了,原因之一是,同样岗位的待遇重庆能给10万~30万年薪已经很高了(重庆该行业其他公司该岗位的年薪为1万~5万元),但是在沿海,这一岗位的价格是60万~80万元。 这就是定价里的关键性问题,即定价主动权在谁手里。高级职业经理人市场面临的是全国人力资源,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定价信息,并能掌握通路及渠道,他们有资历,有业绩记录,有多个可选去处,他们处于卖方市场,因而能获得定价主动权。 而在人力市场不成熟的地方及基层人力市场,需求不旺,依旧是买方市场,卖家(求职者)选择空间不大,因此无定价主动权。 去除质价不相称的部分交易,通常大多数人力交易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因此掌握定价主动权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不过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如果你是老板,你如何衡量人力资源的价格?人力究竟该多少钱一斤? 这或许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解决办法却很简单:如果成交,无论基于什么原因,说明这一价格暂时合理或能被双方接受,或能被某一方暂时忍受;如果不能成交或交易关系结束,就意味着定价可能过多偏离实际价值。(作者为本报驻重庆记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