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西梧:都成了旅游大省为何不是旅游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0:26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西梧

  “五一”黄金周到来,各地方都在热火朝天地张罗着迎接蜂拥而至的游客。黄金周今年已进入第九个年头,从每年盘点急剧飙升的数字看,旅游业在神州大地是一片蹿红,各省、市、自治区都纷纷宣布跨入了“旅游大省”的行列。既然各地都成了“旅游大省”,大家自然不怀疑中国必定是“旅游大国”逻辑推论了。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今年首度公布了全球观光旅游竞争力报告,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中国则排到了第71位。国家的“谦虚”并不影响各地政府的冲动,似乎谁宣告自己是“旅游大省”晚了,滚滚财源就会立即流到别的省去。

  要成为“旅游大省”,必须要有硬指标来支撑。览阅各省认为自己业已具备“旅游大省”身份的指标,集中体现在几个“大”字上:建设大投入、游客大增加、收入大提高、产业大发展。笔者不是旅游方面的专家,但要是从这几个“大”字上来看,就连我这个门外汉也觉得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说投入。毋庸置疑,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高投入的时代,一般来讲,高投入意味着旅游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接待水平更高、旅游服务更加丰富。但从一些省的高投入上看,硬件是旧貌换新颜了,可软件没有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远远滞后。还有不少巨额资金投到人造景观上,最近披露的河南新郑花3亿元建造的“华夏第一龙”就广受批评。

  其次说游客增加。近年来,各旅游地游客不断增加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否增加到各地所公布的惊人数字,则有待考证。去年十一黄金周刚过,郑州市就公布了共接待了541.04万人次的数字,此数字竟然与上海和杭州大致相当,远高于比邻的旅游名城洛阳。有趣的是,没过2天,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2006年度十一黄金周最具人气指数城市”排名显示,郑州远落后于洛阳,更无法与上海、杭州比。一位资深的旅游专家指出问题的症结:“其实,很多景点根本没有统计人数,直接把上年的数字乘以一定的增长率,就得出了今年的统计结果。”

  再次说收入提高。游客人数的增加必然伴随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这是盘点旅游业绩的关键数字,也是许多地方作为跨入“旅游大省”的重要依据。山东省去年以旅游收入超8000亿大关,宣布成为“旅游大省”。但这些数字到底按什么口径统计上来的,则是语焉不详。去年10月8日,河南省假日办就对外公布“2006十一黄金周共实现收入68亿元,综合效益326亿元。”短短两天,全省收入数字便汇总完毕,堪称奇迹。有关人士称,我国旅游收入统计不仅存在组成部门之间的重复,也存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重复计算,还存在着很大成分的估算。所以,要得到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数字并非难事。

  最后说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旅游业被看作是一个强关联性的产业,具有“一业旺、百业兴”的带动作用。许多旅游学者认为,这个说法其实是严重的误导。旅游业是终极服务业,是由众多相关部门组成的“产业联合体”,这点不假。但旅游业几乎不存在为哪个部门提供装备和生产资料的功能,外部影响力较弱,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很难体现。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并非就能成为工业大市。所谓“百业兴”,也就带动一些第三产业罢了。

  党中央强调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么多“旅游大省”的迫不及待宣告中,不知“大”里有多少“好”的成分在其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