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叶檀:央企搅动资本市场祸福难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0:02 南方都市报

  -中国观察之叶檀专栏

  央企搅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力度前所未有,沪深300指标股(指从深市挑选了108只,从沪市挑选192只有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沪深300指标股,其中大部分为大盘蓝筹股)的央企一举一动都会让市场为之起伏,而央企的重组、并购、整体上市、回归A股的概念如春潮涌动,方兴未艾。可以这么说,目前中国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核心问题就是央企改制,央企成功则中国市场经济大业可定,万一失败,不要说资本市场,就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景也将蒙上一层浓重的阴影。

  央企改制紧锣密鼓,从央企预算编制权以及获得央企红利分配权之争尘埃落定之后,央企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从三家

资产管理公司出台,到最近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保民透露,国资委正在考虑创建一只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基金,都说明除了上市之外,国资委也正在考虑全面渗透资本市场的运作。

  央企与国资系资本力量搅动资本市场是祸是福?完全取决于幕后操作者对于市场的认知。如果有关部门以市场手段专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那么,央企将成为推动市场前行的一支核心部队,如果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由一帮非专业出身的杂牌军进行半吊子式的市场操纵,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将因此遭到严重败坏。

  从央企做强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认可国资委紧缩编制的做法,目前央企的数量已从160多家下降到157家,按照预定目标,到2010年将下降到80-100家。

  数量下降只是表象,关键是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力度,和在央企内部形成顺应市场提高效率的机制,按照官方说法是“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如果央企和曾经的大学合并一样,将所有企业以某个中华公司的名号下合为一体,这样徒有其表的合并毋宁说是浪费社会资源,不合也罢。

  所谓重组与并购,其积极效应是通过重组过程对于旧有机制与管理层优胜劣汰,从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上选择力能胜任者为公司掌舵。有效重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重组是由市场主导的,采取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以经营能力为依归;重组团队与经营团队是专业的。

  但到目前为止的重组效率如何令人生疑,其重组过程是否符合市场原则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地方国资委的华联重组,到中央国资委的华源重组,透露出太多的行政干预信号,国企重组匮乏市场精神让人担忧。

  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例。已经浮出水面的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央企内部产生,这些公司自身具有的强烈变身冲动,和曾有的小范围内重组业绩,成为这些实体企业变身资产经营公司的重要理由。而另一个理由则难以启齿,华源重组过程央企主导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开行与券商处接连遭遇闭门羹,这使国资委高官李保民痛感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不足,甚至明确说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应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寡头”。

  即便成为寡头,拥有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先天不足的弊病仍然难以去除。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在央企内部或者可以说是专业人士,但放眼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在国际国内专业人士俯拾皆是的情况下,所谓专业也就成为半专业,或者压根儿就是不专业。

  如果各主管系统内部费大力扶持出一支自己的近卫军,相当于社会资源在权力的切割之下画地为牢,市场的分工合作、专业优势从何而来?并且,脱胎于央企的资产管理公司其理念与运作模式究竟是否符合市场所需,让人捏把汗。资本市场被央企模式所改造,而不是央企被资本市场所改造,这将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存在与央企改制的初衷南辕北辙。

  国资委要成立国企改制基金未尝不可,但基金运作能否成功同样取决于国资委的市场意识,与资产运作公司一样,基金也是相当专业的领域,其管理权、人才的选择、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关系,都是处理的难点,只有一切按市场规则而行,方能奏效。否则,中小股东不应成为资金陪绑者,何来真正的权力。实际上,去年年底,有关

证券业界已对中国资本市场央企现象进行了反省。在股改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真正的问题在于国有股一股独大。这一症结目前可能随着国资委对资本市场的渗透而放大。

  应该承认,国资委内部扶植的资本近卫军,对于国企的情况比较熟悉,果真如此,他们应该成为重组的咨询者,而不是穿上戏服亲自登场成为主角。人们可以理解国资委追求国企改制的效率,但追求效率不应成为越过角色边界的理由。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