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媒体观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商业周刊》 (4月26日) 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已经超过美国,在上一个财政年度中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2140亿美元。 虽然这还不足以令亚洲地区的经济格局完全改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和美国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在亚洲的地位下降,美国在亚洲地区将会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如果算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早在2004年就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了。目前,两国间流通的商品和资本总共超过7万亿美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安倍晋三自去年秋天上任以来就积极缓和同中国关系的原因。安培深知全球经济的现状。虽然美国的力量仍不可忽视,但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中国对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现实。而本月中旬,温家宝总理也出访了日本。中日双方签订了有关环保科技合作的重要协议。 中日两国积极改善关系的行为不难理解。中国对日本汽车、建筑设备和机器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日本经济从长达10年之久的停滞中走出来。反过来,日本企业掌握的高新技术也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纽约时报》 (4月26日) 欧洲企业忙并购 长期以来,美国企业总是认为自己比欧洲同行更会做生意,因为在企业的并购交易上,美国企业的成交数量和金额都远远领先。不过,今年却例外。欧洲大陆上企业之间的并购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仅从目前欧洲银行业之间的密集谈判就可见一斑。 这股并购热也带来了欧洲企业行为的变化。现在的欧洲企业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争先恐后地寻找目标公司,一类是费尽心思地挡住恶意收购。从这股热潮中可以看出,如今欧洲企业的股东更加主动,公司盈利状况同以往相比已经大大改善,这也使得私人基金不断涌入。 到目前为止,根据Thomson Financial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企业已经宣布的合并和收购案总价值达6564亿美元,美国为6014亿美元。受到欧洲企业的强势表现影响,欧洲的经济增长率正在向美国靠拢,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洲今年将很可能超越美国。 不过,也并非人人都钟情于并购。企业间的大量并购案已经激发了某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情绪。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就表示不能将国有资产出售给外国公司。法国的总统候选人萨尔科齐声明,如果当选总统,一定保护法国重要行业不受外国控制。 《经济学人》 (4月25日) 美国没有履行好环保责任 国际能源机构近日发布了一条既不讨人欢喜但也不是特别吃惊的消息: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不过可惜的是,美国会退到第二的位置并不是因为积极使用了清洁能源,而是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对环境的影响比预期的要严重。这也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另一个问题上:美国没有履行好作为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 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上,西方各国直到如今都没有达成一致。唯一有点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欧洲最近同意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20%。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欧洲已经走在了前面。然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美国却并没有想要追赶上欧洲的意图,反而一再把中国拿来做挡箭牌。 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已经得到了中国的积极重视。中国也一再重申将努力减少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中国还计划在2006年到2010年间把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减少10%。同时,中国也指出,发达国家当初在发展之时也对世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现在限制晚到的发展中国家,是极为不公平的做法。 《金融时报》(4月26日) 德国需要深化经济改革 德国政界同现代私有化资本的关系向来复杂,尤其是在私人基金和对冲基金方面。副总理明特费林(Franz Müntefering)曾经把对冲基金称为“蝗虫”。但是,德国财长佩尔·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对此却抱着更为实际的态度。 施泰因布吕克表示,德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理解还处在发展阶段,政府面对私人基金和对冲基金的兴起,并没有一套准备妥当的施政计划。对此,政府应该更加实际一点,必须深化经济改革,解决政府机构的僵化问题,调整企业税收制度等等。 同时,呼吁经济改革的施泰因布吕克仍然保留着对传统的敬意。他说,在改革中应该保留德国特色。在私有化方面,美国方式可能并不合适的德国。他说,经济改革不是简单地照搬美国方法,而是应该找到一条合适德国的道路。 2006年,德国失业率下降,预算赤字同比减少1.5%。不过,施泰因布吕克却认为,这并非全是政府的功劳。德国经济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私有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外国私人基金投资者成为了德国经济中的一道新风景。他表示,德国需要认识到金融业已经成为了当今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现在德国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比化工厂和机械厂的工人还要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