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电视互动游戏的猫腻源于监管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8:00 燕赵都市报

  “唐伯虎点秋香”“还珠格格”“砸金蛋”……近年来,各种“电视互动游戏”节目在电视台频繁出现。为赚积分换取诱人的奖品,一些观众沉湎于此,其中多数人手机费花了不少,中奖却“可望而不可即”。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如不制止,将演变成新的社会公害。(《新京报》4月25日)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互动游戏应运而生。它实现了电视媒体与信息产业的“联姻”,改变了受众的被动传播地位,是电视产业的一次飞跃。在奖品和奖金的诱惑下,观众难免受投机心理驱使,主动地参与进去,从而催生了电视互动市场的火暴。有业内人士指出,把娱乐性、益智性、竞技性等多种因素巧妙融合在一起,是未来电视互动节目发展的主要方向。

  然而,这一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朝阳产业”,却在现实中遭遇“成长的烦恼”。各地工商部门和消协不断接到有关投诉,参与者纷纷对互动游戏的真实性、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大奖背后存在猫腻。网上甚至有游戏制作者自曝内幕,承认存在

中奖号码虚拟产生、主办方擅自缩小中奖面等欺诈行为。再加上去年某款互动游戏就因“资费介绍未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等问题受到山西有关部门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们的猜测。一时间,电视互动游戏仿佛成为“过街老鼠”,喊打声此起彼伏。

  事实上,电视互动游戏本身没有错,我们不能因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否定这一新兴传播模式。与其厉声棒喝,不如想一想怎样规范和引导其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电视互动游戏现有的种种猫腻,从根本上讲源于监管的缺位。可以说,正是有关部门监管的相对滞后,没有跟上电视互动游戏发展的步伐,才让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

  首先,电视互动游戏作为一种特殊节目,现有的广电条例缺乏相应规定,直接导致有关部门在审查时无法可依。最明显的一点是,许多电视互动游戏节目都是录播,违背了及时互动的原则,容易对观众造成误导。然而,依据现有的规定却很难对这一行为说“不”。其次,这些节目往往很少有公证机构参与,组织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得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即便有公证机构介入,也只限于抽奖过程本身,而不涉及中奖号码是否有效、奖品发放是否到位等内容。主办方很容易利用这些“盲区”大做文章。此外,互动游戏属于虚拟行为,即使有参与者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取证和调查也难以进行。

  鉴于电视互动游戏成为投诉热点,近来

福建等地的消协纷纷站出来,提醒消费者“小心防范,不要被大奖冲昏头脑”。这种善意的提醒固然必要,但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部门要尽早进行研究,及时出台相应的规定予以约束。同时,电视互动游戏背后是电视、制作者和主办方等结成的利益同盟,这就要求广电、工商、信息产业等方面的管理部门共同负起责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制作、播放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还电视互动游戏一个真实的面目。

  -张遇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