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周义兴:喜见银行竞争跨入市场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5:12 新浪财经

  周义兴

  今天上午9点左右,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四家首批外资法人银行位于上海的21个营业网点,将正式开始向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需要提醒的是,外资行理财服务产品的“高门槛”也令人望而却步,据悉,市民在外资银行户头余额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否则将被征收取较高的账户管理费(《东方早报》4月23日)。

  其实,对这次首批外资银行向内地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的前景,也正如一些相关人士所说,由于外资行在营业网点,准入门槛等方面先天不足条件的限制,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对中资银行的相关业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的确如以横向的静态市场眼光讲,可以这么说,然以动态的纵向市场眼光,情况或许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在公平市场条件下,银行间的竞争态势形成所取决的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而不再是政策的倾斜性保护。具体以现有的中外资银行情况相比,虽然外资行现有的营业网点等方面条件无法与中资行相比,外资行一时也不可能在市场取得优势。不过同时也要看到的是,外资行在市场经验、金融创新能力、人性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应当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随着市场的成熟,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而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由于过去长期的政策保护“怀抱”,不仅业务收入大多来自存贷差,且就是有些“金融创新”,多数也是从源自“借鉴“,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业务创新。因此,如果以动态的市场竞争眼光看,中资银行如果没有认清形势与急起直追的认识,现有的先天优势很可能会丧失怠尽,最终也会在市场落败。

  再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讲,现在也有人觉得中资行有了解客户需求心理的优势,对地方的金融消费文化也熟悉。应当说,这些都是事实,具体情况也的确是如此。然同样也要重视的是,由于多年来的银行垄断,使中资银行的服务养成了居高临下的服务态度,并且如此的不良服务态度也使消费者形成对中资银行的“离心力”。所以就此而言,如果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中资银行不能很好的改进,那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的门槛降低与对消费需求的逐步把握,国内消费也许就会因为这种“离心力”而抛弃中资银行的服务,而自吞苦果的只能是中资银行自已。

  所以,无论从市场竞争,还是从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如果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优势与劣势之间是会相互转化的,所以市场优势没有、也不可能会有真正的“永久牌”。这一点,对在日益开放情势下的中资银行尤其要注意。当然对国内的众多消费者而言,真正的市场竞争结果肯定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笔者在此,想对外资行的市场加入所说的只有一句话:喜见银行竞争跨入“市场时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