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为什么会数据打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0:40 南方日报

  本报评论员

  “数据打架”在一定程度上愚弄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茫然不知自己离事实的真相究竟有多远,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诸如房价,不免为接踵而至、又大相径庭的升降数据徒添悲喜

  广州3月份的房价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相信关心此事的人们都被弄糊涂了。先是广州市房管局4月14日发布的《2007年3月广州市十区房地产市场分析》显示,广州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均价”下降了700元/平方米。此则消息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而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却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价调查表明,广州3月份一手房价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1.2%。

  一个说降了,一个说升了;一个是

房地产业的主管部门,一个是负责统计的专业部门。如此权威的部门发布了截然相反的信息,百姓不糊涂才是怪事。而且,这样的“数据打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6月,同样是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在公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表时,说广州5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9.7%,比4月份上涨1.9%;同样是广州市房管局,随后公布了趋势相反的数字,说5月份广州10区商品房成交均价比4月份下降了2.5%。也就是说,国家发改委与广州市房管局的数据似乎统一不起来。上一回你说升,我说降;此一番你说降,我说升。针锋相对,逻辑上大有反唇相讥的意味。

  那么,关于广州市的

房价是升是降的“数据打架”还会继续下去吗?很有可能。不过,与其关注争拗会不会发生,不如关注为什么如此,也就是为什么会“数据打架”?我们听到的解释,一是数据来源不同,二是计算方式不同。国家发改委、统计局是按“加权算法”,数据主要是直接按抽样房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均价,还进行了同质化数据的处理,比如对同一朝向的房屋进行跟踪调查,而广州市房管局则是按“平均算法”。对非业界人士而言,这种解释一定听得云遮雾罩。但是显然,就广州市的房价而言,无论是降还是升,二者只能居于其一,房价升降的真相只能有一个。而且,我们非常不能理解的是,既然是为百姓发布房价的升降信息,为什么不能根据来源相同的数据、采用相同的计算方式呢?

  生活中,“数据打架”的事并非局限于房价信息发布。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GDP数据。按照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国家统计局核算出来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应当等于或大致等于地方统计局核算的各地国内生产总值的叠加。而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从2001年起,地方GDP的汇总数据和增长速度往往大大超过国家的统计数字;2004年,这个差距居然达到了3.9个百分点,造成的GDP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十一省一市的GDP总量。当然,各自的统计均有自己的依据,但给人们的感觉是,统计数据已然具有了“两面性”,面对之,弄不清它究竟“精确”抑或“含混”。

  “数据打架”的情况,给百姓分析问题、判断形势造成了混乱是无疑的。鉴于数据完全由发布它的人来掌握,那么,“数据打架”在一定程度上愚弄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茫然不知自己离事实的真相究竟有多远,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诸如房价,不免为接踵而至、又大相径庭的升降数据徒添悲喜。因而有专家建议,应该尽快协调统计的口径和方法,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更有专家建议,建立地域性的房地产信息网站,为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将公共信息发布的质量列入部门业绩或企事业单位信誉考核的范畴,最后予以立法规范。

  杜绝今后的“数据打架”,这些建议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无论怎样,统计数据应当具有或恢复其“严肃”的本来面目,而不能使人知之不如不知,无所适从,进而产生纯属数字游戏之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