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看花旗如何玩弄广发行 从人事调整到企业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7:52 南都周刊

  蜜月之后,2006年的那场被业界普遍看好的世纪联姻——花旗银行入主广发行,开始摩擦不断,从人事调整到企业文化的融合,从发展战略到股东利益的谋求。

  文/乐砚仲

  蜜月之后,2006年的那场被业界普遍看好的世纪联姻——花旗银行入主广发行,开始摩擦不断,从人事调整到企业文化的融合,从发展战略到股东利益的谋求。近期,业界盛传花旗提出的广发行五年计划再度被否决,而且花旗为广发行制定2007年的9亿元盈利目标备受广发行股东们的质疑。

  为何花旗的提案二度遭遇否决?各方的猜测大多停留在花旗的提案难以满足股东的短期利益需求,因为即使规模和广发行相当,在六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效益最差的华夏银行去年的税后利润也达到了14.6亿元。笔者却认为,花旗的提案之所以再度遭遇广发行的否决另有原因,那就是花旗银行在中国战略布局的转移,广发行的战略地位从主导型下降到辅导型。

  当时花旗银行入主广发行主要是看好广发行的信用卡业务、个人住房按揭业务和理财业务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民币零售市场。仅从广发行信用卡的市场优势,就不难看出花旗银行的用意。

  但是,随着4月2日花旗与汇丰、渣打、东亚等首批外资银行正式成立中国大陆的法人银行,可以与中资银行相同的身份从事包括国内人民币在内的各项金融业务之后,原本打算通过入主广发行开拓内地人民币零售市场的战略布局陡生变数。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摆在花旗银行面前,是利用广发行的市场优势大力开拓市场,还是全面投入花旗(中国),占领人民币零售市场最佳地形。毫无疑问,花旗选择了后者,因为花旗(中国)才是亲生的儿子,赚多赚少全部落入自己的腰包。而广发行顶多是个“养子”,假如赚了100亿,花旗集团只有20亿入账。

  在花旗(中国)与广发行之间的抉择,并没有完全忽略已经有些贬值的广发行,毕竟花旗银行花了重金在广发行身上。花旗集团与IBM信贷、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国内外投资者团队出资242.67亿人民币,认购重组后的广东发展银行85.5888%股份。

  为了让广发行更好地服务花旗银行,花旗决定放弃短期利益,从长远利益出发,希望通过流程整合、IT系统改造等措施逐步把广发行改造成一个“依赖型的摇钱树”。因为,中外资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届时一旦没有花旗银行的系统与技术支撑,广发行将很有可能陷入瘫痪状态。

  但实际上,花旗(中国)却在疯狂地招兵买马,建设网点,研发

理财产品,拉拢客户,占领高端零售市场,极大地发挥花旗银行个人业务的经营优势,大谋短期利益。

  广发行二度否决花旗银行的战略提案,看似简单的利益矛盾,实则是广发行不愿做“养子”的强烈反击。随着广发行与花旗之间矛盾的加深,花旗银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增加持股比例,成为广发行的绝对控股股东;要么退出广发行,拍屁股走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