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周义兴:经济调控应注意对民生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3:42 新浪财经

  周义兴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2。7%(3月份同比3。3%),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相关专家表示,短期来看,CPI超过3%以后,现有的存款利率同CPI之间的差就显示为负数,百姓的存款就面临缩水的威胁(《青年报》4月20日)。

  其实在经济理论上,经济增速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历来就是观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重要数据,同时也是国家管理层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中心参考依据。所以在市场经济国家,例如美国,在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时,市场就会往往对美联储的利率变化予以高度关注,并就此作出自已的市场选择。而格林斯潘也因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与准确利率调控,不仅使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并保持了多年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而且自已也被市场公认为利率调控大师。当然这是后话,姑且按下不题。

  具体到我国的经济现状,由于目前正处于转轨阶段,一方面,因为行政权力对市场资源、特别是基本的资源配置尚有深度的介入,所以国内市场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状态;另一方面,同时因生活消费品已处由市场调节的开放阶段,加上我国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从民生角度看,央行此前的货币政策出台,人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一个特征:即大多以提高贷款利率的调整来达到抑制投资过快过热的经济势头,而对在通涨情况下有关民生的

存款利率则较少的予以顾及。当然这可能自有央行自身的考虑,然如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决策,如果对民生,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缺少足够考虑,或者更进一步说任何一种政策如以牺牲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为代价的话,那如此的决策就很难让人觉得是一个具有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

  还有,正如相关专家所说,现有居民存款如去除价格上涨、利息税等因素,实际上一段时间来已处负利率水平。而这,只要是一个有经济常识的人就知道,如此的类似状况,恐怕就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到。另外,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现,对外人民币则在不断升值,因此对国内大多数居民来说,则意味着一面要承受通涨与负利率的生活压力,另一面却不能分享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也没有相关的民生保护措施配套。并且,如此的调控政策取向存在至今也不是一天二天,而是已有有相当时间了。所以就此而言,人们就不能不对现有,及一段时间来的政策取向公平与正义性怀有某种程度的怀疑。

  当然,在现有国家经济阶段,国家

宏观调控部门或许也正处于二难的处境,也有不少难处。可不管怎么说,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决策时,如果不顾基本民生生活,或甚至以牺牲民众生活水平为代价,那似乎对此可以说,就是再有任何理由也应该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在这次经济数据公布之际,笔者在此很想提醒宏观决策部门:经济调控应注意对民生的影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